"挺进'黑大陆'" 一家商贸集团掌门人的创意布局
三明的市中心在哪里?
一位商界的成功人士回答:生活圈。
他说的是商战:山城狭长,一个又一个的闹市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生活圈,正是从这些圈子入手,他的商业布局抢占了商贸流通的“金角银边”。
10年后,由他创办的福建好多多商贸集团获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标”——在三明的服务业,这是第一家。
现在,这位年轻的老总——陈家勤,领导着本土企业集团,继续在三明谋划新一轮的布局:瞄准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挺进“黑大陆”。
创意版的布局
陈家勤从代理美国箭牌口香糖起家,2000年夏天,带着“第一桶金”回乡创办超市。当时,大卖场还是个新鲜事物,店址理当选在闹市区,况且,三明人购物喜欢凑热闹,甚至只去街的一边,所以出现了怪现象:在同一条街,这一边热闹,另一边冷清,人们戏称它为“阴阳街”。
这样的街景至今存在,它对商家的挑战是:成本。
关于店面的成本,陈家勤是这样看的:闹市区的商店,虽然直接可用,但负担沉重。他发现,狭长的城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闹市点,与闹市区相比,这样的地段人气不少,店租不高,很有潜力。当然,这要投入大笔的资金改造店面,有的甚至比租用黄金路段的更费钱,而从长期经营来看,却可以持续降低成本。
他看中了列东梅岭路的一家食堂。这里偏离主干道,周围多为政府机关、住宅楼,但车人稀少,商业冷清,在这里建超市,靠谱吗?还在装修、改造时,许多人见了直摇头。这也难怪,往前多走几步是大街,再拐个弯就是繁华路段了,百货大楼里,琳琅满目,谁会来这里买东西呢?
超市开张的当天,冷冷清清的,但不久,客人就多起来,名声传开后,连三元城关都有人开着车来。在这里,从生鲜食品、土特产到小家电商品,吃穿住行,应有尽有,就像把菜市场和百货商场一股脑儿搬到了家门口,成为公职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便利店,“冷”地段很快就做“热”了生意。这就验证了陈家勤的一句话:我看中这里是个生活圈!
顾客看中的是实惠。
好多多超市承诺:天天实惠。陈家勤甚至规定:同样的商品,价格只能低于同行,要是高过了同行一分钱,双倍赔偿。
天天惠民,意味着天天让利。好多多超市之所以让得起利,与它贴近居民区的低成本运作有关,更是与它迅速聚集了人气,自创出了商业圈有关。这正是陈家勤的布局策略:宁可在居民点上自立,做矮子中的高个,也不去闹市区里拼挤,做高个中的矮子。
他说,按照避开闹市区,占据生活圈的思路,没有购物广场,拓出广场;旧房不适合经商,通过改造,升级为大卖场。在城门,在桥西,在龙岗……在看似边角的地段,好多多超市开一个,旺一片,良性循环,不仅自身在竞争中保持了强大的后劲,还带动周边商业发展——以梅岭路为例,原先食堂外的店面出租难,现在的店租涨了好几倍。
如今,福建好多多商贸集团扩展到福州、泉州、宁德等地,拥有员工2600多人,在省内外多地设立了网点,与国内外2000多家厂商合作,不仅成为三明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也是省内一家集连锁超市、酒店、农林、旅游、物流等跨行业的集团公司。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