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苏施根:一位老兵的远征轶事

2012-08-31 10:42 来源:闽南网 0

1943年10月~1945年3月

野人山雨季

历史

关键词

  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间,是野人山的雨季,雨季不仅使森林里的蚊蚋(ruì,通常指蚊子,食人血的蚊子叫蚋,食植物汁的蚊子叫蚊)和蚂蟥异常活跃,而且使得各种森林疾病迅猛传播。

床下散兵坑敌人来袭翻下床就可作战

  1943年雨季来临,中国驻印军全部进入野人山。

  那里都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到处是几个人抱不住的参天大树。落叶一踩下去,脚就陷进去了,虽然双腿都绑了绑腿,但是山蚂蟥很多,还是会钻进去吸血,感觉痒痒的,手一拍下去,肯定是吸饱了血的山蚂蟥。

  野人山不但蚂蟥多,蚊子也很多,一被叮咬,马上发作恶性疟疾,所以每人都有发放蚊帐,有防蚊油,每日要服两粒亚特平药片。而为了防止野兽袭击,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把缅刀,每晚宿营,都是自砍自搭草棚和床铺。

  在森林中作战,战线不分前后,分不清东南西北,要随时提防从侧面、后面出现的敌人。因此,我们都在床前挖一个散兵坑,一碰到敌人来,翻下床就可以战斗。我们都不敢起来,怕万一站起来,被当成所有人的靶子。就这样趴在散兵坑里等待天亮,敌人也撤退了。

  敌人来摸哨,我们也反袭击,常常迂回到敌人背后,一举歼灭之。就这样,我们端掉了敌人的很多据点,但是日寇仍然会不时来突袭我们或晚上来摸哨,我们都要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但是我们不怕被包围,因为我们的补给靠空投,制空权在盟军手中,我们能够从空中源源不断地得到人员、武器、弹药和食品的补充。而日寇的补给靠大象运输,一旦被包围,补给就中断,就被全歼。

  1943年10月至1944年3月5日,我参加了在胡康河谷、孟拱河谷的战斗,摧毁日军第十八师团主力,继而攻占密支那。我们在野人山、孟拱河谷和日寇周旋了一年之久。当我们打出河谷,进入缅北时,已是1944年年底了。1945年3月8日,中国驻印军攻克腊戍,击伤击毙日军3500多人,部队奉命将防务交给盟军,从密支那南坎集结空运回国。(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炳光 白志强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午后阵雨持续 下周雨势收敛
下一条:古雷区域引水工程 引进最先进设备挖隧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