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鱼贩徐敏东:起早贪黑一身脏几多辛劳几多忙

2016-08-26 10:55 来源:闽南日报 0

­  “这个月刚开渔,渔船捕来的多是些巴浪鱼、胶力鼓、小管、螃蟹等,总体来说量还没有特别多。”甫一见面,鱼贩徐敏东如是说。

­  年近六旬的徐敏东,卖鱼已经30多年了,对于各类鱼儿的特征和行情了如指掌。年轻时,他做过各种生意:卖面线、卖炒花生仁、卖芋、卖水果、卖萝卜,五花八门。后来,由于家庭人手不足,他放弃了颇有起色的水果生意,转行卖鱼。他说,“不经意间就卖了30多年鱼。我现在的大部分家当,都是靠卖鱼赚来的。”

­  徐敏东以贩卖巴浪鱼为主。他告诉笔者,这阶段是开渔首月,水产品种、产量渐渐丰富起来,其价格也随之下跌回复至平稳状态,巴浪鱼也不例外。这让他既开心又有点惆怅。

­  他的摊子在县城中心市场的一个角落里。每天下午3点多,他要驱车10多公里,到铜陵镇的大澳渔港码头去挑货,哪些鱼色泽好、价格低、他都要一一过问,货比三家。徐敏东的摩托车每次最多能运400多斤的鱼,一般情况下,他会装上三四筐,然后赶回摊位去。次日一大早6点左右,他们就要开始工作了,以应对东山人日常的“早圩”。

­  每天,为了尽早卖出渔货,徐敏东需要从上午六七点忙到晚上七八点,工作近10个小时,“风里来雨里去,全身弄得脏兮兮,十分辛苦”。好在他的妻子和儿媳妇如今都在摊子上帮忙,比起以前轻松了不少。

­  和鱼货打交道的这些年,除了春节等重大节日外,周末一直是徐敏东生意较好的时段。东山周边地区如厦门、漳州等地的饭店,大多到东山市场上选购海鲜。而东山岛旅游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成为海鲜市场上的主要顾客。徐敏东的巴浪鱼主要销售给外地顾客。“我发现来自广东的自驾游客数量超过了厦门漳州地区,他们时常到东山海鲜市场来‘扫货’,外地游客带动了销量。”

­  晚上9点多,清洗整理完摊位上的鱼筐、刀具等物品,徐敏东和妻子才回到家。这时候,他习惯泡上一壶茶,开始享受一天中最难得的清闲时光。☉刘建龙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东山渔民家属:盼君远行鱼满舱又恐归迟风雨狂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