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东山渔民家属:盼君远行鱼满舱又恐归迟风雨狂

2016-08-26 10:53 来源:闽南日报 0

­  日前,在东山大澳渔港,几艘已然出海捕鱼半个月的渔船缓缓驶入港口,满载而归,几乎每艘船都带回了几千担的新鲜渔获。但是,这些收获颇丰的船只用一个多小时补充了足量的冰块和水之后,便又驶向了大海。船上的渔工连回趟家的时间也挤不出来。

­  陈明芳正在码头上,两个小时前,她接到丈夫电话,得知渔船即将归航,便火急火燎地带上家中平日随时准备着的饼干和水果,赶到码头守候。“这一趟出海,又得半个月左右,上回带出去的东西一定早就吃完了!如果我今天不带点过来,他在船上饿了就没东西吃了。”陈明芳说。

­  陈明芳的丈夫叫陈裕强,他所在的渔船,主要从事放笼作业,而陈裕强在船上做的则是最危险的工作——拔笼,即把放出去捕鱼、捕蟹的鱼笼从海里拉回船上,这无疑是一场与大海直接较量。在拔笼过程中,稍有不慎,手指可能被绞断,甚至还有生命危险。11年前,陈裕强所在的渔船上,就曾有一名渔工在拔笼时被突然袭来的巨大海浪卷入海中,失去了生命。从那以后,每逢刮风下雨,陈明芳心中都极度焦虑,生怕丈夫有个三长两短。

­  拔笼这个岗位由于其极高的危险性,但工资也是船上最高的。以前,渔工的工资都是分成的,船老大六成,所有的渔工一起分另外的四成。近几年,许多渔船改革了分配方式,让渔工们能够每月按时领到固定工资。像陈裕强这样从事拔笼的渔工,一个月可以领到8000元以上,一般岗位也能领到7000元左右,渔工的收入提高了不少,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提到这个,陈明芳的脸上“由阴转晴”,她说:“以前我们住的是租来的房子,居无定所,现在也住上装修精致的商品房了!”

­  陈裕强随船出海已经21年了,以前手机还未普及,每年8月开渔后,陈明芳总有一两个月收不到丈夫的消息,连他所在船只是否归港都无从得知;而且,那时的船是木船,并不那么结实,所以每每丈夫出海,她在家中总是坐立难安。现在,船是造价高达500多万元的铁船,船身结实了不少,船上也安装了卫星电话,每天都可以与丈夫联系,随时可以确定他的安全,陈明芳的心中安定了不少。 ☉陈钻勤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好儿女重温红色记忆 访漳浦红军遗址重走红军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