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漳州家政服务行业 有潜力有空间也有困难
制约高端人员匮乏龙头企业难觅
不少市民把家政服务员与“佣人”混为一谈,认为家政服务低人一等。一大批下岗、失业、失地人员宁愿到更脏、更累、更重、待遇更低的工厂工作,也不愿接受较为轻松又容易上手收入还更高的家政服务工作。市民就业观念陈旧仍是妨碍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尽管需求量大,但我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还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家政服务这块,漳州没有什么大企业,布点也分散,业务以保洁卫生居多。”
洪倩在提案中对家政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她认为,当前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与强劲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资源缺乏,供求矛盾突出,例如母婴护理、老人护理、家庭教育顾问等高端家政服务人员匮乏。
福建好慷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员工为雇主提供服务 陈华俐 邱叶珍 摄
“保姆、月嫂少到什么程度呢?家政保姆需要提前一周预订,而月嫂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预订,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更难找了。”一名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当前我市家政服务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家政服务企业良莠不齐,龙头企业难觅,个体经营户占据行业的多数,存在经营规模偏小,组织较为松散,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此外,我市家政服务还面临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现状。“有的保姆为了涨工资,会旁敲侧击,拿其他保姆的工资作比较,或者在雇主着急的时候请假一段时间。”一位业内人士举出了家政服务人员让雇主“不舒服”的例子。
建议打造企业品牌给予政策优惠
面对家政服务业在发展中的种种阵痛,《漳州市家庭服务业补短板实施方案》适时推出。
《方案》从培育家庭服务品牌、打造示范性家庭服务站、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家庭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加强行业诚信建设等6大方面开出“药方”,提出争取到2020年培育1至2个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省内知名家庭服务品牌企业,使家庭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家庭服务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从业人员数量增加,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不少关注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的人士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洪倩认为,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对家政企业给予信贷、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推进家政服务业产业化发展。
市方博培训学校举行家政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班 市方博 供图
洪倩还建议加强监管,逐步提高家政服务行业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同时要完善家政从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可积极探索建立家政服务综合保险,或将家政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将全市家政龙头企业的信息集中发布,加强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服务质量监督、服务人员信息管理等,为社区、家庭和家政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服务。
记者还了解到,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组织好示范性家政服务站的建设,培育一批家政服务龙头企业,还将推动行业协会的成立、加强对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全市家政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工作。此外,市妇联将继续开办《海峡两岸新型农民妇女家政服务培训班》,指导各地开展妇女家政服务培训活动,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平台,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
雇主林淑娟:希望请到可靠的月嫂
市民林淑娟的孩子即将出生,丈夫平时工作忙,加上又不想麻烦家中长辈,所以她打算请一个月嫂,既照顾好孩子,又让自己在坐月子期间得到调养。
对于月嫂的认识,林淑娟显然做过不少功课:“现在聘请一个好点的月嫂一个月都要一万多元,而且要提前预约。现代人都注重健康,月子期间落下了什么病根,去一趟医院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所以我舍得花请月嫂的钱。”她说,自己只是担心月嫂与家中长辈的相处问题,“老人家有自己的观念,觉得吃的方面要按照他们的想法来,但月嫂调配的营养餐可能跟他们的想法不一样。”
林淑娟说,周围请过月嫂的人都很认可月嫂的表现,她也希望通过正规渠道请到一个可靠的月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