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武林大会”十八般古兵器悉数亮相 高手在民间

2016-03-25 07:44 来源:闽南网 0
昨日,漳州龙文区举办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活动。

  藤牌克星

  看倒打一耙

  说起耙,可不是猪八戒的钉耙。胡毅煌介绍,北派的耙,牛角的造型会更宽,这和北方的作战特点有关。北方多平原,士兵马上作战,而且北方人高大,更适合用大耙。南方人个子小,多在陆地、水上作战,耙自然小了一些。

  都说“倒打一耙”,耙还真有这样的作用。比如用来抵御兵器的藤牌,耙就是克星了。耙上的钉子钉住藤牌,瞬间就让藤牌没了作用。“制服”了藤牌,其他兵器遇上耙也没招了,牛角造型再配上钉子,战场上可以发挥抢兵器的作用。

锄头,既是下地的重要工具,遇险时也是重要的武器

锄头,既是下地的重要工具,遇险时也是重要的武器

  锄头拳法

  高手在民间

  清末民初,漳州武馆盛行,许多农村武馆的行武人,还要生产劳作。农闲时,他们互相切磋、讨教武艺,随手拿起手中的农具,锄头、扁担都成了武器。

  胡毅煌说,锄头的造型,比起砍刀、棍,杀伤力强,平日里行武人带着它,既能务农,又能当武器,渐渐地受到喜爱。行武人就把拳法融入到锄头中,编出了许多不同的锄头拳法。胡毅煌说,不同的武馆有不同的拳法。(海都记者 郑娟娟 戴江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漳大桥收费站来了只夜莺 羽毛被淋湿飞不动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