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八旬退休教师不忘初心 梦圆芗涛育才立德孜孜不倦

2016-03-09 09:07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3月9日讯(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文/图)阳春三月,开学未久,芊芊学子捧着书本上下课的一幕幕已然回归。81岁的邱煜焜也开始准备《威尼斯商人》选段等多幕戏剧的排练,生活就在学校和宿舍间往返,依旧忙碌。

纪念林语堂先生诞辰120周年,演话剧《赖伯英》

纪念林语堂先生诞辰120周年,演话剧《赖伯英》

  他是一位兢兢业业的教师,也是一名孜孜以求的芗涛人。一直以来,邱煜焜投身于教育和文艺工作,爱学生如子女。虽年事已高,仍不忘初心,在校园戏剧的路上,开辟了一片天地。

  与芗潮剧社结缘

  他从小喜欢唱歌,戏剧梦从歌开始。10岁那年的初夏,他所就读的龙岩登高小学举办游艺晚会,有儿童小歌剧《张阿大》演出。老师让他扮演一个举目无亲、流落街头的小乞丐张阿大。此次演出让他爱上了戏剧,并从此起步,踏上寻梦之旅。70多年,一路走来,他几乎从未停步,是“芗涛”让他圆了梦。

  1984年,正值芗潮剧社成立五十周年,在龙溪师专(现闽南师范大学)任教的他接触了很多关于这一社团的历史资料,深深地体会到它的确是一面旗帜,值得大歌大颂。

  他介绍,早在“五四”时期,漳州就有校园话剧。上世纪30年代,芗潮剧社在国内的影响就特别大。当时上海《光明》杂志就专门报道了芗潮剧社,并指出它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那时在漳州,这个剧社主要受地下党的引导和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特别是1936年,上海戏剧界联谊会和上海剧作者协会提出国防戏剧以后,该剧社成员在对抗日救亡宣传上,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邱煜焜将此概括为,以舞台为阵地,以话剧为武器,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吹响了救亡的号角,点燃了抗日的烽火,对漳州人民的觉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有人评价,芗潮剧社是闽南戏剧运动的先声。剧社中有成员后来不仅演戏,还拿起了枪杆。

  为传承“芗潮”精神,邱煜焜本想把芗潮剧社可歌可泣的斗争史编成话剧搬舞台,但因接受漳州市纪念芗潮剧社成立五十周年首演柯联魁烈士遗作《汉奸之家》的任务而中断,直到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时,三幕话剧《芗潮》才正式上演。

  不过就在1984年5月,学生戏剧社团——芗涛剧社诞生,邱煜焜是创始人兼指导老师。其实,早在1979年到该校任教,他便已从教学入手,开辟戏剧第二课堂活动。此时,创办剧社已是水到渠成。再后来,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也成立了“芝山剧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同城速送在漳州火爆 监管仍空白市民投诉无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