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2015年漳州市组织工作综述 保障富美漳州建设

2016-01-21 10:54 来源:闽南日报 0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为富美漳州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015年我市组织工作综述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2015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组织战线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三个年”“大干六个月”活动,坚持聚焦主业、服务大局,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人才队伍等建设,为富美漳州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突出思想建党

  扎实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扭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生命线。一年来,全市152个参学单位、1203名处级以上干部紧紧围绕“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求,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将集中学习、专题党课、专题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问题查摆整改等工作做实做到位。

  ——坚持典型引领。把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策划落实纪念谷文昌同志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三严三实”与谷文昌精神理论研讨会,引导党员干部“学谷公、讲严实、促发展”;积极拓展谷文昌精神推介广度,促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对谷文昌精神进行系列深度报道,在全党全国形成了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热潮。

  ——坚持问题导向。梳理教育实践活动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查摆党员领导干部不严不实问题和具体表现,大力整治基层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促使新老问题一起解决。

  ——坚持统筹兼顾。督促各地各单位把“三严三实”与 “三个年”“大干六个月”等活动紧密结合,切实在推动发展中践行“三严三实”要求。2015年6月,刘云山同志专程来漳调研谷文昌精神,并对我市专题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央视《新闻联播》《福建日报》头版都对我市开展专题教育的做法作了宣传报道。

  狠抓选贤治吏

  从严选拔管理干部

  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一年来,我市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在多数人中选人、按规定程序选人、从干净干事中选人,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认。把基层一线作为选拔干部的主阵地,从县(市、区)和开发区提拔91名处级干部;积极推进干部交流,提拔交流处级干部83名、平级交流125名,对13个市直正处级单位正职进行岗位交流;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共选拔6名“80后”优秀正科级干部到县区或市直单位领导班子任职,选拔11名40岁左右处级干部转任重要岗位任职。

  ——培养锻炼干部注重基层实践。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重点项目和艰苦地区挂职锻炼。抽调1200多名干部进驻古雷,推动整岛搬迁稳步推进;从市直单位选派10名处级干部和58名科级干部赴重点经济增长区域挂职锻炼,从市直单位和县区选派21名专业人才赴台商投资区和漳州高新区挂职锻炼,选派915名干部深入农村开展驻村蹲点。

  ——监督管理干部把好廉政关口。实行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反映考察对象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强化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全市组织部门共开展约谈提醒650人、责成函询124人、诫勉教育33人;坚持从严查处,扎实开展“7+3”专项整治,整改消化领导职数137名,清理规范各类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418名,对147名离退休处级以上干部在社团兼职情况进行清理规范。干部工作得到各方肯定,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5项指标都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坚持改革创新

  全面加强基层党建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一年来,我市树立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鲜明导向,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聚焦问题、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

  ——从严强化党建责任。召开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陈家东书记专门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将党建述职范围由县(市、区)拓展到5个开发区,并延伸到所有乡镇、村(社区);开展县乡基层党建千分制绩效考评,增强各级党组织书记主动意识、主业意识和主角意识。注重统筹协调,既抓优势,又补短板,12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摘掉了“空壳村”帽子,加快25个无址村级综合活动服务场所建设,并在龙文、漳浦、长泰等3个县(区)的4个园区开展园区党建“e网管理”试点工作,统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

  ——全面推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出台村主干职业化管理“十条意见”和《实施办法》,着力实现“四个纳入”,即:将村民自治纳入党的框架内来领导、将村主干岗位纳入干部体制内来管理、将村主干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内来保障、将村主干权力纳入制度笼子里来监督,打造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漳州模式”。这项改革创新,得到时任中组部副部长陈向群和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姜信治部长还专门作出两次重要批示。

  ——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提出候选人“三高三强,六不能十不宜”任职资格条件,全面推行“两定三诺”和县乡资格联审制度,着力破解259个重点村、难点村问题。换届呈现选举成功率高、换届平稳率高、村“两委”整体素质高、党员群众对村干部信任度高等“四高”特点。时任省委副书记于伟国先后对我市龙文区分类推进难点村换届工作、龙海市破解基层党建“四大难题”做法给予批示肯定。

  助推转型升级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创新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一年来,我市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系统认真落实党管人才职责,突出高位嫁接、精准引才,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突出柔性引智。围绕发展需求,聘请国内高层次专家组建政府“专家顾问团”,为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用好两院院士及高校智力资源,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7家,数量居全省前三;策划多场“院士专家漳州行”活动,促成近50名院士、127名专家参与项目对接,推动近百项科技成果在漳落地转化。

  ——强化人才激励。强化政策落实,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100-2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每月800-2500元的租房补贴和20万-80万元的购房补贴等三种选择;大力推动人才公寓建设,全市新增人才公寓243套;开展第三批50名优秀人才评选,资助36名本地中青年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访学进修,遴选29个青年英才优秀创业项目给予资助。

  ——搭建创新平台。指导创建漳州市金峰众创园、创客小镇船坞村、工业设计686驿站、悦农庄海峡两岸农业创客园等10个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其中5个众创空间入选省级众创空间,入驻57个创业团队,吸纳年轻创业者超500人,有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人才》《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多次刊载我市人才工作的有效做法。(章祖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各大星级酒店除夕宴被订满 推出年夜饭外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