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两会热议话题:引导农业产业调整 拓展新业态
“接二连三”上演“好戏”
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农业新业态,创新“一产接二连三”互动融合发展模式,有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是市 “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如何实现农业“接二连三” 融合发展,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
漳州调查队林瑞香:拓宽销售渠道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漳州市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行动方案》,打消农户对“互联网+农产品” 的风险恐惧心理和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推动农产品流通电商化。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实行标准化生产,增强品牌意识,建立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产品编码化等。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自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或依托“漳州味网上行”等平台销售农产品。
漳州万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韩高级:建立农业投资集团
加快漳州现代农业建设,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有必要建立农业投资集团。集团的主要功能和任务包括开发特色农产品, 对天宝香蕉等农产品进行品牌开发、冷库冷藏、冷链配送、超市对接、出口贸易;推动“农业+旅游”,由集团规划引导,以五峰农场、大房农场为例,划定休闲农业核心区,建设植物观赏园、农业采摘园,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农业度假养老产业基地;对特色农业进行适当保护。
民盟漳州市委员会: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升级
漳州具有得天独厚传统农业资源优势, 气候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土壤适宜性好、水资源丰富,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好。
立足我市良好的产业基础, 加快推动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具体包括加快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化、高优农业示范区建设、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加快闽台农业融合发展; 加快制定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探索将养殖、沼气、种植等产业打造成循环农业链条,加快推进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以产业化加快推进循环农业体系建设。
农林界别:建设现代产业园核心区
立足漳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际,从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入手。以工业园区的理念,建设核心区,引入产业龙头,打造先进技术平台,配套大市场,兼顾休闲观光,推动建设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把产业园核心区建成一流的“种植园、技术园、加工园、科普园、观光园”。同时,延伸产业链条,让农业工厂化生产有效带动生产投资,工厂化生产促进和带动农业设施制造业、冷藏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协同发展。
致公党漳州市委员会: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
作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农村休闲旅游在我国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它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注入了新活力, 已成为现代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漳州农村休闲旅游得到一定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要制定政策,建立由旅游管理部门牵头,工商、物价、卫生等各个职能部门参与的农村休闲旅游统筹协调机制, 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以税费减免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也可以引导村民自筹资金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休闲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记者 郑来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