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成为漳州中心城区主色调 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发展中遵循生态、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芗城区紧紧围绕“富美芗城”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做大“绿”文章,积极探索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全力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
让“绿”成为漳州中心城区主色调
“如今,猪粪臭味没了,河里的水也清了……”在芗城区过塘村,年过七旬的老韩十分享受现在的良好环境。他告诉记者,围绕村容村貌的改善,近年来镇、村里都下足了劲,村环境大变样了。我们一行到访者,也现场感受到了水清气爽。
近年来,芗城紧紧围绕“富美芗城”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做大“绿”文章,积极探索一条绿色发展路径,努力让“绿”成为中心城区主色调。
芗城夜色罗锦光摄
宜居宜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从天宝珠里村制高点天宝阁俯瞰,山脚下的万亩蕉园中,新建的蕉园木栈道蜿蜒伸展入青翠欲滴的万亩蕉园中,宛如一条巨龙,将村里的林语堂纪念馆和天宝玉尊宫庙串联起来。目光所及,清幽宜人,美不胜收。刚刚从林语堂蕉园木栈道晨跑回来的村民林古锥大汗淋漓,他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建了蕉园木栈道后,变化很大,比如很多村民都会像我一样,到这里休闲锻炼。而变化更大的是,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这里观光游览。”
在寸土寸金的芗城,能“舍”出这么大的空间建成公园并免费开放,大手笔的芗城让人惊叹。而在市区,芝山公园、郊野公园芗城区段……一个个设施完善的休闲生态公园陆续建成,犹如一片片大“绿肺”,让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可以尽情深呼吸。
好生态是民生也是民意,芗城坚持“抓生态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努力让绿色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此,芗城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认真落实“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自去年来先后实施开展了宜居环境建设“十大工程”,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胶合板行业污染等城乡环境“七大整治”,全面推进环境整治、生态宜居建设、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生态优势日益突显,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投入近亿元关闭生猪养殖场335万平方米,全面完成禁养区整治任务;参照市区标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保洁模式,‘户分类、村收集(清扫)、镇转运、区处理’的运行模式已全面铺开,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面完成324家胶合板行业污染企业的清理整治,腾出土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拆除‘两违’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责令停产整改14家超环评违法企业,全面推进城市内河及农村小流域整治,
推动九龙江流域(芗城段)国控断面基本达到III类水质标准,大气、土壤质量显著提升。”谈及此,该区建设局干部严宝顺欣慰不已,“同时,抢抓漳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办省运会、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等重大机遇,整合市区两级投入,在城市改造、道路交通、文体场馆、园林景观等领域落实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富美芗城更加宜居宜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