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过去了 漳州热心人林清河已故去好友心痛
等来了电话 没等来熟悉的声音 7天,各方热心读者提供线索帮忙寻人,昨天,张孝忠和清河的哥哥通了电话,得知要找的老友已病逝,心痛难过
闽南网12月25日讯 原以为,30多年过去了,时间会尘封往事。
但,错了。班车上的一次萍水相逢,缓缓爬上58岁泉州人张孝忠的心头。因为,当年那位热情的漳州兄弟,用家人一般的热情,招待留宿当年这个匆匆的赶路人。找到他,成了张孝忠念念不忘的心结(详见本报12月18日A3版报道)。
昨天,林联和与张孝忠通了电话,当听到林清河病逝的消息,张孝忠沉默了
被故事深深打动的,不只有张孝忠。
通过本报和官方微信公众号“海都微漳州”刊发后,一些热心读者还主动联系本报提供线索。连日来,海都记者一一核实排查这些线索,只可惜,联系到的“黄清河”要么年纪不符,要么说不曾有过这么一段经历,都不是张孝忠要找的33年未见面的老友。
7天里,寻人并没有终结。昨天上午10点多,一通电话打进海都记者的手机——故事的另一主人公,“现身”了。
一个“乌龙”背后的真诚
张孝忠再次来电:记错姓,要找的是“林清河”,愿付费再寻人
7天,帮张孝忠找到老友,也成了我们最热切的事。
每每接到热心读者提供的线索,我们盼着两位故人能早一天相见。但偏偏听到的结果是,“年纪不符”,“没有在班车上的相遇”……我们的希望,也因此一次次落空。
一筹莫展时,海都记者接到了一通电话,是泉州人张孝忠打来的。
原来,看到报道出来后,他觉得距离找到老友应该不远了,又和妻子聊起了这事。可聊着聊着,夫妻俩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可能是相隔太久的缘故,竟把“姓”给记错了,他们认识的那位清河不姓“黄”,全名应该是“林清河”才对。
几天斟酌,张孝忠给海都记者来电确认是“林清河”。为纠正之前自己提供的错误信息,张孝忠甚至提出,愿意付费再登报寻老友。
也许,这是一个多年在外打拼的人最质朴的心愿吧——58岁了,想感恩,也想不留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