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30多年过去了 漳州热心人林清河已故去好友心痛

2015-12-25 08:03 来源:闽南网 0

  一场被故事打动的寻人接力

  相识不相识的、旧厂同事、街道办等多方帮忙寻人

  循着张孝忠重新提供的信息,海都记者通过相关系统继续查找,无果,只好根据他的哥哥林联和曾在漳州罐头厂上班的线索,再试试。

  其间,热心读者提醒,要先知道是哪个车间的才比较好查。

  不久,又有人提议,不妨到漳州罐头厂的留守处去找找看,或许有档案可查。可海都记者在漳州罐头厂旧址附近打听,都没人知情。

  前天上午,在芗城南坑街道办事处,一听到我们要帮泉州人张孝忠找漳州老友,热情的工作人员小王立马联系所辖社区,终于打听到漳州罐头厂清算组的地址。

  当天下午,推开延安北路闽发大厦漳州罐头厂清算组办公室大门,工作人员林先生和方大姐正埋头工作。明白了记者的来意后,林先生慢慢摘下眼镜,“这是有心人,也重感情,赶快帮他找找。”

  可方大姐在留存的名单上查看三遍,都没有找到“林联和”及接近的名字。方大姐说,当时的漳州罐头厂有近两千人,宣布破产前,有500多人买断工龄,这部分人就没有资料可查,或许林联和就在这批人里面。

  而一旁的林先生提醒,愿意留个联系方式,他会多方打听,一有消息就电话通知。

  一通电话后的感伤

  张孝忠感慨,“这么有情义的人病逝,心痛难过”

  上苍,不会辜负每一份真诚。

  昨天上午11点半左右,海都记者赶去漳州市区上街附近一工业区的厂房。还没到,一位一米八左右的老伯就站在门口招手迎接了。他,就是林清河的哥哥,林联和。而一个小时前,海都记者的手机响起,打来电话的漳州罐头厂的林先生很是兴奋,“早上原先的副厂长陈哲来办公室,说起这件事,正巧陈哲与林联和还有联系,随即跟林联和电话沟通,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接过我们带去的报道,坐在沙发里的林联和从口袋里掏出眼镜,缓缓戴上,一字一句地看着,看到记忆中留存的熟悉场景,林联和的眼眶湿了,“他还记得我的名字和工作单位。”摘下眼镜,再揉揉眼,点上一根烟,轻轻淡淡的烟雾绕生中,66岁的林联和打开了“记忆匣子”。

  林家有8个兄弟姐妹,三兄弟中,林清河是老二。直到姐妹外嫁,1980年林清河结婚,他和哥哥、父母都一直住在老房子。也就是那时,在漳州毛纺厂上班的林清河为贴补家用,趁闲余时间到南安买自行车来漳州转手,做点小生意。应该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张孝忠。

  海都记者拨通了张孝忠的电话,当告诉他找到林联和了,张孝忠很是兴奋,立即想和林联和通话。

  “林大哥,你好啊。” 电话里传出张孝忠的话音,清晰地落进记者的耳朵里。可一听到林清河去世,话筒另一头立即沉默了。

  林联和说,1997年,弟弟林清河被查出胃癌,治了半年多后,1998年离世,当时45岁,留有一女,现已成家,在厦门工作。

  昨天下午,张孝忠再次电话联系海都记者道谢。他说,终于找到了,又可以重新联系了,这让他寻找了多年的心安定了下来,可林清河这么有情有义的人病逝,让他心痛难过。(海都记者 黄一红 戴江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在古驿邂逅“闽南风” 木棉驿站醉心于传统技艺之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