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宝岛埕商业街来了“台湾客” 克服水土不服
随着大陆众创时代的到来,漳州正成为承接台湾青年创业者的重要舞台 众创时代的台湾来客 创业“礼包”引来台湾青年
11日,林宗毅又给漳州市青联副秘书长陈婉儿发来微信,咨询入驻漳州市龙文区宝岛埕商业街事宜。林宗毅是台湾嘉义县青年创业者,拥有自己的红鲟姜母鸭品牌。但他时常感到岛内市场有限,拳脚施展不开,期待赴大陆继续创业。上周,他跟随台湾青年创业总会的创业者们,来漳州参访时,到访宝岛埕商业街,立即被其浓厚的古早味吸引,现场表达了入驻的意向。
位于漳州的宝岛埕商业街吸引了许多台湾青年入驻创业。别具特色的台湾小吃、特色店铺等,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往品尝、参观。(资料图片)
像林宗毅这样丢掉顾虑,加入大陆创业大军的台湾青年,不在少数。
今年9月,30岁的黄伟豪带着自己的休闲食品项目,入驻宝岛埕。在这之前,他已为台湾大润发服务了近10年,并升任储备经理。但不甘为他人打工的他,一直向往创业。他认为,大陆是适合自己大展身手的舞台。
台湾《联合报》2014年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岛内18—30岁人群有意赴大陆工作者占近一半。“今年,我接待桃园、嘉义、台北三地的台湾青年创业者的人数就比去年多了一半。”长期从事漳台青年创业者交流工作的陈婉儿说,台湾青年赴大陆创业意愿增强,一方面源自大陆市场广阔,另一方面则因为岛内市场日益萎缩,经济不振。
不过,更大的吸引力则来自大陆相继出台的创业“礼包”。以龙文区为例,今年8月,继创新创业国八条、省十条之后,当地也推出创新创业十六条。受惠于此,入驻该区众创空间的项目可获创业启动资金、小额贴息贷款等多重支持。
“岛内年轻人创业热情高涨,但最缺资金和平台。”台湾青创会理事长蔡明谚表示,尽管岛内不乏创业扶植政策,但门槛过高,惠及面极其有限,只有极少数被认为足够成熟的项目才能受惠。因此,大陆的创业“礼包”成了及时雨。
此外,漳州与台湾饮食习惯、文化习俗相近,更能为台湾创客提供创业机会。“台湾精致农业相当发达,而漳州也是农业大市。若创业者能挖掘两地农业优势,也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蔡明谚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