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站泰国 两大漳籍家族开发泰南引来大量家乡客
【对话】
诏安籍华人成为泰国律政要员
诏安籍华人成为泰国律政要员
人物名片:
高梧桐,祖籍漳州诏安,泰国上议院前议员、
泰国律师院前主席、泰国华侨报德善堂董事、
泰国福建会馆永远名誉理事长
记者:中医世家出身,您为何选择从事法律行业?
高梧桐:1940年,父母从诏安老家来到泰国,在曼谷老卡农市场经营一家中药铺。1943年,我在泰国出生,我的童年就在药铺里度过,小时候就会帮父亲配药、抓药。高中毕业后,很多人以为我会子承父业,可后来我选择到泰国政法大学攻读法学。当时我就觉得,只有学习推崇法律,才能让人民遵纪守法、有序贸易;只有掌握了法律武器,才能更好地捍卫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利。大学毕业后,我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律师,投身泰国司法界。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我在业务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后来有幸被推举为泰国律师院主席,任职15年。
我已回福建几十次,我会讲诏安方言。在促进中泰两国交流方面,我做过不少努力。1990年,我率领20位泰国律师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开创中泰律师交流的先河。1991年,泰国律师会邀请中国律师代表团访泰,双方签署了《中泰两国律师友好交流协议书》。2011年,我以泰国福建会馆理事长的身份,率团参加漳州南靖塔下水乡民俗文化节活动。我还陪同泰国总理访问过漳州。家乡的代表团来访问泰国,我们也热情接待。
记者:对“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有何建议?
高梧桐:泰国南部,尤其是宋卡,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途经地。2014年底,泰国政府推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设立边境经济特区,并成立以总理为主席的经济特区政策委员会,宋卡府是首批5个边境经济特区之一。泰国政府的这一战略与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相契合的。但泰国各边境经济特区内公路等基础设施不足,导致互联互通程度远远跟不上贸易和投资的需要。中泰两国可共同成立法人公司,搭乘“一带一路”这趟由中国开出的顺风车,加强两国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双赢。
【札记】
勤与俭治家上策 和而忍处世良规
南靖塔下村是南靖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被誉为“闽南周庄”,景点内土楼与水乡交相辉映,其中有一座“勤和楼”,是游人必去的景点。
而在数千公里外的泰国,一个名为“勤和”的集团公司正在快速扩张,如今成为集投资贸易、化工、家具、房地产和产业园区开发等为一体的国际集团。
勤和集团的总裁张扬出生在“勤和楼”,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泰国创业。今年5月,张扬牵头成立泰国文化经济交流协会,积极推进中泰文化经济交流。前不久,泰国外府电力局与勤和集团签署能源项目合作备忘录,拟合作开发6座垃圾发电厂,由勤和集团引进中国技术。
张扬的创业历程正是漳州华侨的一个缩影。张扬称,勤和楼的对联是“勤与俭治家上策,和而忍处世良规”,这个由祖先留下且世代相传的楼训,对他创业影响至深。在采访中,他一再强调,华侨创业成功的关键正是勤与俭、和而忍。“我们公司管理层都是一周当8天在用”,就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张扬与泰国政要一起参加一个会议,采访结束后,他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飞抵北京,准备参加次日的会议。(海都特派记者 苏禹成 林深圳 杨清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