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龙文区郭坑镇全力打造漳州北郊文化生态观光带

2015-11-03 09:38 来源:闽南日报 0

  以水为脉 打造沿江景观

  “又干净又漂亮,我现在很喜欢来这里。”秋日的暖阳把九龙江北溪的水面晒得黄澄澄,江边遮阳伞下的黄大叔眯缝着眼睛笑着跟记者说道。只要天气好,他都会来江边钓鱼、乘凉、看风景。黄大叔的这个习惯其实刚刚养成不久,“以前江边环境没有这么好,现在有了木栈道啊、草地啊,地方宽敞还能锻炼身体,我们都愿意来!”而黄大叔口里的“以前”和“现在”之间的变化,也不过不到一年的光景。

  2015年,为贯彻落实龙文区委、区政府发展北溪沿岸板块的决策部署,郭坑镇启动九龙江北溪北岸(郭坑段)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沿九龙江北溪北岸郭坑段全长约12公里河滩地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及处置、农业综合治理、河道综合整治、园林绿化、绿道建设等。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说干就干。2015年春节一过,郭坑镇征迁干部发扬 “五加二,白加黑”连续作战、攻坚克难精神,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752亩用地征地工作和85宗、13673平方米建筑物的拆迁工作。同时在郭坑大桥北桥头两侧各1公里的示范段项目范围内依法取缔沿江晒片场6家,占地面积约90亩;整治沿江违章建筑24家,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目前,一期整治工程已完成;全长8公里的二期绿道工程正开工建设。

  保护水质 营造富美家园

  位于郭坑镇东部的汐浦村是一定要去探访的地方。不仅因为它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名号,而且它更是郭坑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整治养殖污染、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作的缩影。

  明媚的午后,记者走进这座毗邻九龙江北溪的小村庄。但见村内绿草如茵、鲜花烂漫;整齐规划的新村小康住宅露出清秀的模样;小广场、文化亭大方示人;绿化点缀的乡村公园整洁宽敞。从2013年作为市级富美乡村示范点开始,汐浦村就开展养殖业整治,完成大塘、港道和主要街道的垃圾清理和临时建筑拆除,整理种植草坪和绿化树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4年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后,汐浦村进一步深化环境整治,清淤村庄排水沟并铺设混凝土排污管道450米,清理卫生死角、建筑垃圾和陈年垃圾共865车。

  垃圾、污水得到处置,水环境就多了一层保障。在汐浦村的带头示范作用下,郭坑启动连片整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和人工湿地配套污水沟渠清淤整治,对全镇8个人工湿地进行修缮、改造和托管,进一步提升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效和入河排污口的水源质量。

  生猪养殖户怎么办?关闭!

  去年一年,郭坑镇累计关闭养猪场794家,猪舍去功能化面积34.46万平方米,清除生猪18.96万头,仅保留通过国家减排验收的10家规模养猪场。同时进一步完善巡查机制,加强规模养猪场的污染督查,依法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今年以来,依法取缔辖区内反弹生猪养殖1家,处理生猪65头。


龙文区按国家4A级景区目标进行规划,整合郭坑扶摇关帝文化资源
  

  在这里,休闲体验“慢生活”

  漳州北大门一直被视为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郭坑的角色该如何定义?

  “离尘不离城”是郭坑镇党委书记简达偏面对记者的提问给出的定位。

  “距离市区只要10几分钟车程,可谓远离了市区的喧嚣,但并未离开整个城市中心的区位辐射。”简达偏介绍,郭坑镇的工业产值比重偏低,但是水源、地形等生态环境均未被破坏。“这为郭坑打造城郊旅游经济创造了丰厚的条件。我们将围绕原生态做文章,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明确‘田园郭坑,温泉小镇’的发展目标,成为漳州中心城市功能未来发展的有益补充。”

  于是,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城镇规划蓝图便这样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市南江滨路(九湖段)征地全部完成 将建“三馆”
下一条:漳州农博会·花博会展馆亮点前瞻 停车场已再扩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