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这么好来砸记者饭碗 石亭派出所微信文章文采飞扬
带着两个男逃犯出来要送看守所的时候,那女人和那孩子站了起来,远远看着,不敢上前。其中一个逃犯,戴着手铐,向他们挥了挥手。
男人说,村里还有个人向我借了五百元,记得去向他讨一下。
女人摸了摸身上,挤出一张皱巴巴的红色纸币,手向前伸去,伈伈睍睍(编辑注:xǐn xǐn xiàn xiàn,小心恐惧的样子)的,一步步走上前来。
给你,女人问,你要去哪?
男人没有接,摇了摇头,你不要管……
一边,孩子睁着大眼睛静静看着他不明白的一切……
前文的静谧突然一转,原来,母子是逃犯的家属,简单的对话,却流露出满满的细腻情感,有关切,有恐惧,有不解,有难言。男人为了养家,帮人拐卖了一个小孩,同样为了养家,逃了两年多。
文章最后说:
这个男人可能很爱他的家,但那种爱,却是以不惜伤害到另一个家庭为代价。在怜悯和憎恶两种情感纠葛中,我选择了不思量……走在派出所小道,一样的月光洒在一样的院子,却有种不一样的味道……
对了,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坐在派出所大王椰树旁的一对母子,让民警默默地拿出尺子,用各种公式计算着心理阴影的面积》。
外刚内柔的民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写文章的是一位基层派出所的民警。
他姓蔡,微胖,看上去就是一副好脾气、好接触、又有点幽默的样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据说这是文艺青年的普遍特征。
夸他文章写得好,他不忘幽默一把,“我本写手,奈何从戎”。
蔡警官是个IT宅,擅钻研,抓潮流。这不,一看微信火起来,他赶紧开通公众号。人家要问了,你一个小小的派出所,为什么要开公众号?
“让你理解,让你支持呗!”
这也是很多基层民警的心里话。他们看似很阳光,却有着边缘化的生活,直面各种犯罪,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常常接触各种负能量。“很多情况下,市民会觉得我报警了,你就要做到让我满意。但在现实中,警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又想为群众做好事,客观能力又没办法。”
前段时间,民警捡回了一个自闭症小孩,故事也发在公众号里了。六七岁的小孩,撒开腿在派出所大院里跑,两个民警拼了命追,担心他摔了。追回来一看,孩子四下张望,却无法注视一处,自言自语,却没有完整句子。后来,家长来接。母亲眼一红,独自走出大厅。才30多岁却一脸沧桑的父亲紧紧挟着孩子的手,说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文章最后是这样的:
有口不会说,有耳不会听,美丽而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说,只希望自己能比孩子多活一天,因为,只有那样,孩子才不会孤独……
望着这一家三口牵着手离开派出所,回头看接近崩溃的民警,陪了一个多小时尚且如此,而那对父母却要一直陪着孩子长大……
你可能会了解民警的辛苦,但你无法想象那父母为孩子付出的辛酸……
蔡警官写这个故事,是因为身为民警,能帮孩子找到家长,但确实帮不了其他,这让他们很纠结。“希望市民能多理解警察的工作,也希望大家多关注一些社会现象和弱势群体。”
石亭派出所叶所长说,警方微信固然是要起到宣传警示教育的作用,但要改变,发布内容首先得有人看,公众号的作用才能体现。这也让很多漳州的民警点赞,认为可以学习借鉴。
停不下来的狂赞
石亭派出所的这些文章火了,有人评论,在那些文笔斐然的故事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民警,他们是感性的,活生生的,并不是印象中那么死板严肃的样子,有时感觉,他们就像身边的普通人,在威严的警服底下,藏着一颗柔软细腻的心。
网友“木子李爱CQ”大赞文笔,“警务故事写成这样,有血有肉,故事中,让人思考。所谓的法,白纸黑字,写着刚性二字,贩卖儿童,法定最低刑期5年以上;所谓的情,是民警字里行间的流露。职业上,他是人民警察,抓所谓的坏蛋是他的职业所在;同时,他也是为人父,为人夫,看到石桌上的母子,有感而发”。
“警察能写出这样文章,也是醉了”,漳州微博大V“镜头里说故事”非常喜欢石亭所的故事。“现在网络传播迅速,人们能接收到各种信息,难免鱼龙混杂,这种情感丰富却又带着小清新的文章,自然受欢迎。而这篇文章出自民警之手,由公众号推送,从一定程度上说,能拉近警民关系,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是一种有效传播。”
而在媒体圈里,这些文章早就炸开锅了。
“你看母子那篇文章的标题,已经很牛了。”
“一点都没有八股文的味道,还都用短句表达,太懂行了!”
“能抓住微信传播的特点,运用时下流行网络用语,有看点却又不夸张,恰到好处。”
“写这么好,是来砸记者饭碗的吧?”
……
哎,不说了,压力山大,小记和小编们要赶紧练笔写文章去,不然,饭碗真要丢了啦。(海都记者 周杨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