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两位八旬老母瘫痪10年没长过褥疮 子女悉心照料
闽南网3月25日讯 6点多起床,煮饭、换纸尿裤,抱老人到大门口和阳台晒太阳。早饭后,把她们送回房间,再自己匆匆吃完早饭,赶去上班。每天一下班,就赶快回到老人身边,又重复着早上的分工。晚饭前,还要帮老人洗澡。晚上11点半,再给老人换纸尿裤……
漳州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住着这样两位行色匆匆的中年夫妻。丈夫叫李梅彬,妻子叫朱丽娟,夫妇俩每天往返于单位和家里。
因为家里住着两人牵挂着的母亲,八旬的李母和朱母,先后在1995年和2001年患上帕金森综合征,瘫痪在床。
10多年来,李梅彬夫妇守护在旁,让两位母亲没长过褥疮。
李梅彬夫妇正给李母喂食
日复一日
每天为老人清洗被褥 悉心照料10多年
前日下午4时,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洲仔管区,李梅彬正端着一碗由大米、蔬菜、瘦肉熬制的流质食物,到84岁的老母床前,细致地通过导管喂食食道萎缩的母亲。妻子朱丽娟则在楼上给自己的母亲捶背按摩。
两位老人居住的房间,通风、向阳,干净整洁,闻不到因人久卧床所产生的霉味。在老人的床头,常用药物整齐摆放。两位瘫痪在床的老人看上去脸色红润,衣服、被褥干干净净。
10多年来,为了给老母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李梅彬夫妇每天坚持给老母清洗被褥。
为照顾老人妻子每天往返家和农场多次
为了照顾老人,夫妇俩每天的时间都抓得紧紧的。
6点多起床,米下锅后,就忙着为两位老人换隔夜纸尿裤,再把她们分别抱到大门口和阳台晒太阳。饭煮好后,夫妇俩分别喂两位不能自理的老人吃饭,然后把她们送回房间休息。自己匆匆吃完早饭,夫妇俩就赶着到双第华侨农场上班了。由于婆婆每隔三小时就要进食一次,朱丽娟每天往返于单位和家。
每天一下班,夫妇俩就赶快回到老人身边,又重复着早上的分工。
老人晚饭之前,夫妇俩还要先分别给各自的母亲洗澡。刚开始,李梅彬总有点不好意思给母亲洗澡,但家里实在没人帮忙,渐渐地习惯。“母亲把自己养大不容易,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李梅彬说,由于老人家长期吃药,经常便秘,洗澡时他们还得戴着一次性手套帮忙。这时,老人就常说轻生念头,李梅彬则常陪母亲谈一些有关印尼的消息和那边的亲戚,化解老人的乡愁。
晚上11点半,夫妇俩床头的闹钟准时响起,那是给老人换纸尿裤的时间到了。
有时他们也感到很累,身边的邻居、同事晚上可以出去散步、跳舞,可他们不行。“邻居也有劝把母亲送到哥哥、弟弟那边轮流照顾,但老人喜欢跟我们住一起。”朱丽娟说,其他兄弟姐妹分散在香港、广东、石码等地,转移老人也不方便,只好咬牙坚持下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