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工业持续向高质量发展,却面临着剩余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紧缺的考验。如何化解可用土地有限和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的矛盾,吸引优质企业“抢滩”?
对此,华安县的解题思路逐渐清晰: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以整治低效用地为切入口,锚定产业发展方向,把好项目准入关,确保用足用活用好土地,让优质项目抱团落地、成长、出圈。
一个个难题破解,一片片土地资源激活,一个个项目落地,华安这个山区小县的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正扬帆起航。
锚定方向 分类施策解题
2021年9月,一份以华安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的招商引资实施方案引起多方关注。
方案明确,落户华安年亩均税收需达15万元以上;用地若超过50亩、100亩,则要求18万元、20万元以上。
随后,华安招商中心根据新的方案,一项项算好企业用地、产值、税收、能耗、用工、排放量、容积率和政府公共服务配套等“投入产出”,实行严格联审准入机制。原有全县90多家在谈项目砍掉了50多家,淘汰率近60%。
“好中选优。筛除了低效项目,项目总数虽然减少了,但从长远看却提高了引资效益。”县招商中心主任张艺燕介绍,经过深入调研走访、理清发展思路,华安县委、县政府明确了开发区产业定位:重点发展“2+3”产业,即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家具家居产业两大百亿产业集群,打造铝车轮、针织机械、冻干食品“三大专业生产园区”。
其中,土地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当下,如何向土地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推进全县项目建设和防止土地资产流失,把有限的建设用地用在“刀刃”上?
“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大形势,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才是工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选择。需要打出低效、闲置土地清排和盘活存量土地的‘组合拳’,推动土地资源配置质量更高、效益更高。”华安县委书记叶毓表示,整治低效用地,是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用好土地。
今年初以来,华安以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低效闲置用地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制定《华安县低效用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成立低效用地整治工作专班,对低效、闲置土地进行清理排查,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率。
在方案的指导下,工作专班各司其职,摸清底数、形成清单、建立台账,实施挂图作战,根据每宗地的情况制定不同解决方案,分类施策破解“土地资源匮乏”这道难题——
对于企业长时间闲置又无开发计划的地块,积极推进土地收回,重新进行市场化开发;
对于迟迟未动工开发的或开发建设未完全完工的土地,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合作盘活,推动建设;
对于企业生产正常、土地处于依法利用状态中,但比照项目土地利用现状不足的,积极协助调整盘活、提升土地利用率。
存量更新 助企扩产新生
发展思路逐渐清晰,但操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园区急需为入驻企业、高校提供办公和教学活动场所,但办公楼、科研楼、员工宿舍等基础配套建设有周期,远水难解近渴。”华安县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宋秋明说,移民创业园总占地83亩,拟建标准厂房10幢和办公楼1幢、宿舍楼1幢。目前,还有3幢厂房未建,被列为需要进一步盘活的用地。
“投入资金快速回笼,是企业梦寐以求的事。”为此,开发区管委会经过前期筹划、布局、整合,鼓励创业园加快推进厂房建设,并与创业园签订厂房租赁合约,由开发区接手运营,作为开发区创业发展的孵化基地。
“推进速度起来了,资金回笼了,园区也发展了,这是多赢的局面!”管委会的速度和服务,让移民创业园管理主要负责人林凯阳感触颇深,目前,华安县移民创业园孵化企业共21家,今年以来,新引进租赁厂房及办公楼等孵化企业14家,其中,生产企业3家、物资仓储企业1家、服务业企业10家,涉及建筑服务、电力建设服务、电商直播数字科技、机电装备、物流运输等各行各业,共计盘活闲置厂房6500平方米,盘活办公楼1500平方米,孵化试点成效明显,租赁效应逐步显现。
让“沉睡”的土地焕发生机,华安也进行一番探索。
为助企纾困,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华安结合“百名干部挂百企”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协助解决资金、用工等实际困难。
“去年得知,总占地91亩的福建卓逸窗饰有限公司前期只开发建设三分之二,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受疫情影响,资金困难,难以继续投建。”湖林乡派驻开发区办事处主任郭锦华回忆说,了解情况后,开发区工作人员为企业寻找、对比贷款银行,最终牵线搭桥邮储银行,从邮储银行华安县支行顺利融资1300万元,用于启动新项目的厂房建设。
目前,新投建项目总占地30亩,即将建成,预计明年年中实现投产,达产后可实现产值3亿元。
同样通过腾笼换鸟来激活产业新动能的,还有针织机械产业园。2021年底,丰驰针纺机械落地产业园,成为开发区新引进的针织机械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50亩,是某医疗器械项目的腾退用地。项目于5月动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亿元,投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2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
今年来,在全市率先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低效用地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涉及低效用地79宗,目前已促动工35宗。
强强联合 补齐产业链条
“整治闲置及低效用地实现‘腾笼’,抓好改造提升和招商引资来实现‘换鸟’,各乡镇和园区企业各得其所。”华安县县长陈敏杰介绍,今年,华安制定了《华安县存量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和结果应用实施方案》,结合华安县实际设定亩均产值、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评分基准值,鼓励企业将闲置厂房出租,提高已建成厂房使用率。
闲置的厂房、土地一改昔日景象,各园区不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
为了保持这份活力,持续升级,全县成立1个招商引资领导小组、8个牵头部门、10支招商小分队,从县委书记到乡镇干部,集合在一起培训学习、关起门来各自努力研究,从市场需求、技术指标,再到项目长远前景,小分队干部苦学深学,逐渐成长为招商的“行家里手”。同时,抽调各行业招商人才在厦门和福州等地驻点招商。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华安党政“一把手”外出招商26次,对接洽谈项目50个;各乡镇、开发区“一把手”外出招商122次,对接洽谈项目130个。全县新签约项目65个,总投资122.58亿元,其中市级重大项目6个,总投资42.1亿元。
此番招商引资,补齐产业链条也是重中之重。
“永良针织机械是针织机械产业园的龙头企业,围绕永良发展的中下游企业用地不多。由于该类产业黏性强,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招商。”华安县工信局局长胡淑敏说,以永良针织为“链长”(即产业链条核心),进行补链,整理出开发区一些“插花地”,来布局项目,引进以针织大圆机、插片、沉降片、五金机械配件等生产制造为主的针织机械上下游产业共9家,目前均已开工建设,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税收6000万元以上。
“新落户的都是行业内的企业代表,强强联合必将形成集群效应,高质量发展。”胡淑敏对针织机械产业园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杜正蓝 黄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