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教育 > 正文

漳州文化大讲坛第二讲“朱子与经典文献”开讲

2015-01-07 10:55 来源:漳州新闻网 0

  “漳州文化大讲坛”第二讲开讲 题为“朱子与经典文献”

  1月6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社科联、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漳州文化大讲坛”第二讲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楼开讲。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作了题为“朱子与经典文献”的主旨演讲。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荣勇主持此次“开讲”。市直单位党委中心组学习秘书、市直宣传系统干部及社科联直属学会、研究会代表近200人聆听讲座。

  讲座中,马照南旁征博引,介绍了《五经》的主要内容及孔子的思想特征。他借用朱熹的话语“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生动诠释了孔子的历史贡献;从解读中华经典文献《四书》入手,论证了朱熹对中国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他指出,朱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思想,以儒学为主干,创建了闽学,确立了儒、佛、道三位一体的文化构架,奠定了福建“海滨邹鲁”确然卓立的文化地位。马照南还系统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传统文化15条启示,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

  讲座内容丰富、语言平实、事例生动,赢得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朱子与经典文献”内容摘要

  马照南,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兼职教授、武夷学院和闽江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宣传理论工作,曾荣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称号,先后发表理论、研究报告等文章200多篇,主编多部文集;出版《闽山逶迤》散文集。从1986年开始,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闽学,是中国朱熹研究中心创设的主要推动人之一,曾参与发起和组织了一系列关于闽学的研究活动。

  《五经》包括诗经、周易、尚书、礼记、春秋,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文化的主要经典。孔子是儒学的伟大创立者,他提倡仁道,并且好学、宽厚、仁慈、执着,极为重视文学艺术,儒学的创立形成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朱熹对中国文化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经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都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创新,并对《五经》有全面的研究,从而确立了《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是对《五经》的继承、扬弃、发展,是经典文献的更换。《四书》的形成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朱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使朱子成为中华文化集大成者,他以儒学为主干,吸收融汇佛、道思想,创建了闽学,在中国学术思想上确立了以儒学为中心,儒、佛、道三位一体的文化构架,构筑起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文化家园,成为宋元明清800多年中国文化主流。闽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文脉南移和“四书时代”的开始,使中华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标志,同时也奠定了福建“海滨邹鲁”确然卓立的文化地位。

  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习总书记提出中华传统文化15条启示,阐述了“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记者 陈铃清 庄文剑)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民族风·漳州韵·侨胞情 汇报演出在闽南师大举行
下一条:漳州理工学院获省立项建印刷包装应用技术中心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