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东山岛 > 东山新闻 > 正文

一枚福建省抗敌后援会龙溪分会徽章见证国共合作抗日

2015-07-10 09:57 来源:闽南日报 0

  “福建省抗敌后援会龙溪分会” 会员徽章见证国共合作抗日      

  “我收藏着一枚78年前抗日战争中‘福建省抗敌后援会龙溪分会’的会员徽章。”昨日,东山的庄振基先生打电话到本报编辑部,“它不仅是荣誉的标志,还是当时那段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见证,体现漳州全民坚持抗战的意志。”


“福建省抗敌后援会龙溪分会”会员徽章

  庄振基收藏的该枚徽章系红铜质,呈圆形,直径3.2厘米。徽章上方凸雕镌着“福建省抗敌后援会龙溪分会”字样,底色是青蓝色;徽章正中间凸雕镌着一颗桃形的“心”,红底色;红心的两边凸雕镌着两只紧握的手,手之间紧拉着三条黄线,黄线系在“心”的中间,两只手的底色是黄色;徽章的底部凹刻徽章的编号“113”。

  “宣传抗战历史,就是希望唤起大家对漳州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回忆,让大家牢记历史。”庄振基说。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他应邀撰写一篇《抗日战争中的东山县军民》文章。在工作中,他才了解到会员徽章背后的一些情况。

  庄振基介绍,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各地燃起抗日烽火,各种抗日团体纷纷建立。在全国人民强烈呼吁实行全民抗战、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抗日救亡的形势推动下,“福建省抗敌后援会”于1937年7月份成立,以县为单位各地成立分会,发动群众共同抗战。7月中旬,漳州各县的抗敌后援分会成立。机构由政府机关、社团及地方人士参加组成,设有总务、宣传、徽募、慰劳、防护、侦查各部。分会在省抗敌后援会指挥监督下,开展系列工作,将各地募捐而来的衣服、食品、钱物等献给抗日活动。

  “漳州抗敌后援会在历史上能留下重重的一笔,也与中共漳州工委发起组织的‘抗日救国服务团’所做的努力分不开。”据市党史办曾一石副主任介绍,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15日发出《关于组织抗日统一战线扩大救亡运动的指示》,号召“共产党员应实际上成为各地救亡运动与救亡组织之发起人、宣传者和组织者。”在闽南的漳州,在党的领导下,纷纷成立抗日剧团、宣传队。1937年,由龙溪县芗潮剧社、卫生院、国民抗敌自卫团、商会、知识界妇女等组织“龙溪民众抗日救国服务团”,下设20多个分团,团员总数多达3000人。

  “服务团员组织抗日救国宣传队,在公园、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用宣讲、文艺表演、漫画、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讲授防空知识和救护知识,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使人民群众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曾一石副主任说,尤其后来在闽南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之下,漳州抗日救国服务团同龙溪抗敌后援会宣传工作团合并,积极开展活动,动员更多的群众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龙溪抗敌后援会也是国共合作的产物。”(记者 罗培新 文 庄振基 供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东山县被授予2012-2014年度省级文明县城荣誉称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