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在东山拍摄 “美猴王”出海学艺有替身
猴年将至,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又在各地电视台重播,成为寒假孩子们追捧的节目。第一集《猴王初问世》有一组画面———“美猴王”独自驾筏漂洋过海乘风破浪寻师求艺,这组画面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这个“美猴王”是六小龄童章金莱本人演的吗?
其实,这个场景画面,“猴王”的演员是个替身,扮演者是个东山当地的渔民,叫刘江发,如今,他年已古稀。渔民出身的刘江发1969年从部队转业后安置在铜陵镇,1972年任铜陵渔业三大队支部书记。1983年初接到协助拍摄《西游记》的通知后,因海区工作经验丰富和曾在部队播放电影的经历,刘江发被选派到剧组协助。
刘江发指着照片介绍 1983 年协助拍摄《西游记》当“美猴王”替身的故事
▲刘江发(左)与当地两位干部在拍摄现场合影
刘江发回忆道:“当时猴王出海学艺的画面就在宫前湾拍摄,但当地没有竹筏,只有大的竹木衍船,剧组很头痛。”刘江发灵机一动,向铜陵镇的渔民沈阿孙借了一艘竹筏,雇了一辆拖拉机运到20多公里外的宫前湾。竹筏问题解决了,但一个接一个的大浪又让剧组犯难了。六小龄童不会划竹筏,而且风浪很大,很危险。会演的不会划筏,会划筏的不会演戏,怎么办呢?正在前面搬运竹筏的刘江发引起杨洁导演的注意。身高1米71,脸形瘦尖,与六小龄童(1米72)非常接近。“小刘,会划竹筏吗?”“自小在海边长大,这是基本功。”“就你了!”刘江发当场被选为六小龄童出海学艺的替身演员。
随后,化妆、服装、道具、摄像等一一准备,刘江发打扮一番,跳上竹筏出发了。据2008年2月18日上海《新闻午报》发表的《杨洁亲述拍摄〈西游记〉的逸闻种种》写道:“拍摄时,海浪仍然呼啸奔腾,层层席卷而来,我们虽然请了当地水性最好的渔民,穿上孙悟空的衣服,当金莱的替身,下海划船。但大家还是捏把汗,怕万一翻了船,渔民的水性再好,也架不住浪太大,风太急呀!但这位渔民不愧是个好水手,只一次就完成了这组乘风破浪的镜头!”刘江发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换来了《猴王初问世》中出海学艺的精彩一分钟。
这段替身的经历让刘江发对影视有了更深的体会,后来他陆续协助了在东山拍摄的《张保仔传奇》等3部影视剧。如今,每次的86版《西游记》播出,刘江发总会抽空来看看,并时常关注剧中主要演员的一些新闻。刘江发说:“新年是猴年,《西游记》肯定会引起各界的再关注,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影视到东山拍摄,我愿尽力协助!”(朱少文张艺生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