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东山县“两会” 六驱动再谱生态旅游新海岛
1月26日至28日,东山县召开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东山县委书记黄水木在大会上作讲话。受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施仲达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2015年人大工作,明确2016年工作目标。县长陈云水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2015年工作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明确“十三五”规划,提出2016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1月25日至27日,东山县召开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东山县委书记黄水木在大会上作了讲话。县政协主席邱永顺代表政协第九届常委会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回顾了政协一年来的工作,提出2016年的工作重点。
县委书记黄水木在大会上发言
县长陈云水在作政府工作报告
数说二0一五
全年预计完成:
生产总值156.3亿元,增长11.4%;
农业总产值58.9亿元,增长6%;
规模工业产值251.6亿元,增长11.3%;
规模工业增加值71.2亿元,增长10.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4亿元,增长22.8%;
外贸出口总值17.1亿美元,总量居全市第一;
实际利用外资5680万美元,增长7.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亿元,增长9.2%;
公共财政总收入18.3亿元,增长5%;
地方级财政收入11.3亿元,增长5.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47元,增长9.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4元,增长10%。
建生态优美的海岛
构建陆、海、空“三维网络”。其中,“陆域”主要推进绿化、保洁、治污、治违“四个覆盖”;“海域”主要出台“五海”资源保护《实施意见》、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等;“空域”主要推进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餐饮油烟、道路(工地)扬尘“四气”监管整治,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建设城乡宜居的海岛
完善“三大体系”。其中,公共设施一体化实施94个“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完成年度计划114.9%,已竣工84个;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落实“三项教育惠民政策”,免费提供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成5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共管理一体化,完善网格化服务运行系统,投资3500万元建成第三、四期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产业繁荣的海岛
发展“三大产业”。海洋水产业实力增强,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8.3万吨,现代渔业加快发展,远洋捕捞渔船20艘下水,全年捕捞1.1万吨;滨海旅游业主要举办了关帝文化旅游节、三岛论坛等大型活动,建成渔人码头、海湾公园步行道一期等旅游项目,全年接待游客502万人次,旅游收入50.1亿元,增长25%;玻璃及新材料产业做大,全年玻璃产值24.8亿元,销售24.9亿元,投资10亿元建设旗滨绿色节能玻璃深加工项目,建成伟安玻璃,引入安东管业等4个项目。
建设文化先进的海岛
注重“三大效应”。文化育人:挖掘关帝、道周文化,将关帝诞辰日设为全县“慈善日”;举办第三届县运动会,全年举办文体活动超过200场次。文化惠民:完善文体设施,建成4个多功能运动场、20个乡村健身广场。文化创富:建设铜陵小吃文化街、聚福特色文化街区;扶持贝雕、海柳雕等特色工艺,文化服务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建设活力迸发的海岛
深化“三个年”活动。项目建设年,建设重点项目63个,完成投资103.3亿元,其中1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5亿元,占比24.7%。深化改革年,重点推进10方面57项改革,承担省、市新型城镇化、法院合议庭和主审法官责任制、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等试点任务。作风建设年,全力抓好“三比一看”“大干6个月”活动,抽调百名干部服务重点项目。
荣誉“十二五”
荣获“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中国曲艺之乡”“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十大美丽海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2016年:“六轮驱动”再谱生态旅游海岛新篇
2016年,东山县将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开展“项目建设年”“生态环境建设年”“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持续推进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努力在环东山岛经济区域发挥龙头核心作用,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创新驱动促经济转型升级
①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鼓励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发展设施渔业,加快建设远洋渔业码头,力争至年末累计发展钢质渔船968艘以上,20艘远洋渔船出境作业。
②加快推进“退城入园”,推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绿色节能玻璃深加工等5个下游项目投建,扶持伟安、光耀两家玻璃深加工企业上规模。
③加快风动石、塔屿、铜山古城5A级旅游景区联合创建;以马銮湾旅游综合体为龙头,带动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沿线旅游项目综合开发。
④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加快电商产业园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电商企业10家,电商交易额5.5亿元。
⑤做好铜陵港区重组,确保旗滨3万吨级通用泊位竣工验收,推进东山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对台客货码头工程等建设。
项目攻坚扩大有效投资
①完善“一区两园”路网、市政管线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区两园”16条道路。力争全年15家企业动工,7家企业投产,20家企业落户。
②确保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3亿元,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62个总投资517.5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
③力争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力促23个已签约未落地项目早投建,总投资超过80亿元的23个在谈项目早签约;做足总投资1170.2亿元的70个“十三五”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深化改革引领环东山岛经济区域建设
①加快推进诏安湾特大桥及连接线建设,推进通勤机场、厦深铁路东山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强化产业资源衔接,融入闽粤跨界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
②融入全省“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对接融入东盟港口城市产业合作示范区;做大对台小额贸易,建设对台产业深度合作区。
③推动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土地、资金、劳动力和管理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建房审批制度。
统筹协调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
①建立全县统一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
②推进西埔城区扩容,实施“东拓、西扩、南进、北延”战略;推进铜山古城的保护与开发,争创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③持续推进环岛路建设;力争国省干线横十一宫前至山只等路段主体完工,城南路开工;推进城区排涝、防台抗台工程建设;加快拟投资27亿元的53个宜居环境项目。
④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耕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危房改造。
绿色发展建设滨海特色生态岛
①完成生态绿化1万亩以上;实施乌礁湾基干林带整治提升;提升疏港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横十一东山段等“四大绿轴”。
②持续开展“五海”保护,继续实施东南部沙滩整治与海岸保护、八尺门海堤贯通等工程。
全民共享构建和谐幸福东山
①初步安排22个总投资43.4亿元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
②培育省级科技企业,加快“一馆一场四中心”及教育配套设施建设。
③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本组文图由朱少文刘建龙张艺生林麒浪提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