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各界前往良峰烈士陵园 缅怀“月港事件”烈士
烈士都很年轻 多数没有子女
据记载,1936年初,张敏在云和诏边区曾犯有“肃反”扩大化错误,经闽粤边特委指出后即予纠正。翌年,任中共闽粤边特委代理书记,继续指导特委同粤军157师谈判,促成闽南国共合作抗日协定的签订。但由于过高地估计国民党的抗日诚意而放松斗争警惕性,上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圈套,致使闽南红军在7月16日“漳浦事件”中被包围缴械。同日,张敏在诏安月港主持云和诏县委扩大会议时被国民党沈东海部包围,4天后牺牲。“‘月港事件’的代价是惨痛的,现在我们纪念‘月港事件’,就是要吸取革命教训,在革命斗争中,既要注意反对左的倾向,也要防止右的倾向。此外,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陈碧火说。“遗憾的是,在‘月港事件’中牺牲的烈士大多很年轻,多数都没有留下子女,而张敏的妻子也于上世纪90年代在广东潮州去世。”陈碧火说。
1985年,就在12名烈士英勇就义的地方,诏安良峰公园烈士陵园建成。此后,这里成为诏安县中小学生和群众缅怀先烈、励志明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节期间,诏安各界都会在此举行悼念活动。
新闻链接
诏安良峰公园烈士陵园
诏安烈士陵园,位于诏安县城良峰公园南麓,1985年建成,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陵园建筑面积2664平方米,坐东向西。
陵园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高15.59米,亭式绿檐尖顶,正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鎏金字,下方刻中共诏安县委、诏安县人民政府的题词,周围以雕花石围栏。纪念碑后方则是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张敏、云和诏县委书记李才炎等16位革命烈士的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除了安葬12名“月港事件”烈士外,还有另外4名革命烈士,来自晋江安海的吴永乐是其中一名。
吴永乐(1916-1940年),1931年参加革命斗争,不久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加入抗日反帝大同盟,1935年9月20日,吴永乐在战斗中与部队失散,辗转漳州、龙岩继续开展革命工作。1938年,他调到闽南任中共云和诏(云霄、平和、诏安)边县委书记,1939年接任中共云和诏工委书记,带武装工作队在金溪、进水一带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11月,在云霄县光田为游击队筹集物资和日用品时被叛徒杀害,壮烈牺牲。
据吴永乐的侄子吴景良先生介绍,吴永乐牺牲时还没有结婚,但是,每年清明节,他们都会组织家族的人从泉州到诏安去扫墓。(导报记者 沈华铃 通讯员 沈乾生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