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一儿一女失联多年 一老一小盼回归救老爷
“张新笔、张丽凤,你爸重病住院,老妈喊你快回来”
外婆给学校请了假,将她带到漳州市区,尽管已经吃了一周多的咸稀饭、快熟面,睡在漳州市医院的地板上,年仅7岁对世事懵懂的小兵彬对进城似乎很开心,并不太清楚外婆为什么那么焦虑伤心。外公张金平11月5日突发重病,外婆张瑞贞带着她急匆匆地将外公从诏安送到市医院救治。一老一小在市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外守候了一个星期。
11日,61岁的张瑞贞老人流着泪,央求记者,希望通过媒体,帮她找到和家里失联数年的一儿一女,“让他们赶快回来帮忙,我快撑不住了!”
张瑞贞和老伴张金平住在诏安县官陂镇光亮村,早年他们在龙岩红炭山的一处煤矿工作,老伴退休后,他们才回到诏安生活。外孙女小兵彬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在县城读小学二年级。张瑞贞说,老伴因为常年在矿井工作,得了气管炎,是十几年的老病号了,这次感冒了十几天,在村里卫生所挂瓶一周,病情还是很严重,她才赶忙将老伴送到市医院治疗。
据市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介绍,张金平刚被送到医院时脚部肿胀,神志不清,肺功能很差,被医院诊断为肺性脑病。经过医院救治后,张金平现在比较清醒,脚部的肿胀也消退了,但是肺炎还是很厉害,还需要吸氧。
每日五六千元的医药费令张瑞贞感到无力,她从家中带来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大部分医药费是由市医院先行垫付的。“交了2000块,已经花了两三万元了,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决定她还是没法做,年轻的还是要来。”市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生说。
张瑞贞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女能够回来帮忙。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张瑞贞与老伴有一子一女,他们的儿子叫张新笔,1981年出生,“他在搞组装电视机,在福州马尾。”这是张瑞贞对儿子的印象,而她已经9年与儿子失去联系,她也尝试过找儿子,但没有结果。
老两口的女儿张丽凤目前在广东清远打工,小兵彬就是她的孩子。2012年清明节,女儿回过一趟家,也寄过一些钱回家,但后来,老两口就无法打通女儿的电话,张丽凤也没有再跟家里联系。
为了省钱,张瑞贞自己只吃快熟面,偶尔会给外孙女买点咸稀饭,这次她急匆匆地从县城赶到市区,只带了一些证件材料,小兵彬穿的衣服、睡的草席还是医院好心的清洁工与病友送的。小兵彬感冒了,张瑞贞没钱买药,只能给外孙女买些凉茶。张瑞贞说,目前家里还欠着盖房子的钱,可能因为老伴向女儿要钱要得太急了,女儿才没有回来。
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爸妈的小兵彬喜欢抱在外婆腰上,不时扮鬼脸,仰头笑。而张瑞贞提着一个破旧的包,站在重症监护室外,反复念叨着:“不叫孩子回来不是办法,我一个老太婆,无能为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