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浦 > 漳浦新闻 > 正文

盘点漳浦那些农村歌咏活动 进入21世纪后渐渐变少

2015-06-08 08:43 来源:闽南日报 0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以一种崭新的形式迅速在城市、农村、学校、厂矿等普及,遍及全国。

  漳浦县也不例外,从1950年代初起,全县农村的歌咏活动开展得十分热烈活跃,涵盖面广,群众的参与热情高涨,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一支业余歌咏合唱队。参加歌咏的除青壮年农民外,还有年逾60岁的老年人,也有托儿所的少年儿童。在全县范围内,隔三岔五都有群众歌咏会。举行歌咏活动的时间,一般是围绕着每年的春节、三八节、五一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和纪念日。其间,因为五月是一年中纪念日最多的一个月,素来被称为“红五月”,群众歌咏活动也会在五月进入一个高潮。从5月1日至31日,或这个公社,或那个公社,每天都有举行歌咏活动。这样,一年下来,全县农村举办的群众歌咏会数以百场计。其中,全县性的大型群众歌咏活动则不少于10场。


40年前参加歌咏会的农村老阿婆 


石榴公社梅东大队歌咏大会  参加歌咏会的女民兵


40年前的歌咏会会场


参加歌咏会的生产队社员


生产队歌咏大会的会场


生产队举办的群众歌咏大会


参加歌咏会的农村青少年


参加歌咏会的耕读班儿童


参加歌咏会的公社社员


40年前的小学生歌咏队


人民公社举办的群众歌咏大会


参加歌咏会的小学生

  歌咏会传唱的歌曲,一般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一些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社会主义的歌曲为主。同时也与各个时期所开展的政治运动紧密结合,围绕运动的主题,选择一些与运动有关的歌曲。诸如1958年后歌唱人民公社、歌唱大跃进的歌,1963年后唱雷锋的歌,“文革”时期唱的语录歌;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唱改革开放的歌。但不管如何,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一首首旋律激昂优美的歌曲,表达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豪迈之声和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由衷赞美之情,鼓励并引导着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美好家园。

  进入21世纪,虽然大规模大范围的群众性歌咏活动少了,但小规模小范围的群众性歌咏活动依然时常可以看到听到。特别是在一些村镇的公园里,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歌咏活动几乎是天天都有。在物质生活上已经获得基本满足的人们,赋予歌咏活动新的含义,他们在歌咏活动中,纵情高唱自己喜欢的歌曲,通过音乐的洗礼,接受音乐的熏陶,获取精神的享受。歌咏活动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姚鸣声 张文艺 蓝智伟 文/供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浦绥安几名村民湖中电鱼 一人沉入七八米深湖底死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