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高奏工业强县进行曲 打造“一城四区”发展布局
去年以来,漳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三比一看”“三个年”等活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11.8亿元,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2亿元,增长16.4%;公共财政总收入29.4亿元,增长16.4%;10项主要经济指标有8项增幅进入全市前三,首次跻身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
◀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主要经营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特种结构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年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元。
漳州伟伊化纤公司总投资5245万美元,主要生产化纤包覆纱和弹力尼龙丝制品。去年10月,该公司增资在大南坂扩建包覆纱生产项目,总投资2.5亿元,预计一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试生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2亿元。
总投资30亿元的漳浦民生置业项目进入设备调试,争取一期项目近期全面投产。
整合工业园区 发展飞地工业
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召开后,漳浦及时研究制定《加快漳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举措。
首先是确定工作重点。即“四大重点区域、八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古雷港区、厦门港南岸片区、县城中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开发建设,着力抓好工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生态旅游、综治维稳、村级换届、卫生计生、安全生产和“两违”整治等八项重点工作。相应成立总指挥部和12个专项指挥部,并把以上工作重点列入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其次是整合工业园区。坚持把工业发展摆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明确大力发展工业的主方向。出台《关于整合做大漳浦工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实行统一布局、统一征地、统一招商、统一融资、统一管理,变松散型为紧密型的管理模式。同时,规划建设精细化工、家居、自行车、食品和木材加工等专业园区,努力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极。
再次是发展“飞地工业”。出台《关于发展“飞地工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全县的产业布局和招商重点。严把项目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率、生态环保等准入关,经县工业发展领导小组评审后集中落地到工业园区。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每年安排500万元奖励招商引资有功单位或人员,努力形成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
制定有力措施 培育工业支撑
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漳浦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研判,制定有力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培育工业支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抓项目投资。针对项目开工不足,项目推进速度慢等问题,积极开展“比落地、比投资”活动,切实把每一元钱投资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实行县领导现场办公和项目“会诊”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和项目解决三杆迁移、用地用林、用工用电等难题,推动项目提质提效。全县共抽调1200多名干部长期驻扎古雷、厦门港南岸等重点区域征迁一线,特别是为确保古雷石化基地后续34个项目的用地需要。明确各乡镇、工业区和县直单位的引资任务,建立招商专业队伍,在深圳等发达地区设立招商联络处,聘请香港、北京、上海等异地商会的12名企业家为特邀招商专员,积极引办产业龙头和产业链条项目。
抓产品促销。针对当前企业经营面临的市场难题,积极开展“比促销”活动,帮助和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漳州味·福州展销与订货会”“闽货华夏行”等展洽会,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投入2亿元在全市率先建成电商创业园,在淘宝天猫、建行善融网建设漳浦名优馆,成立漳浦互联网电子商务协会,力促该县电商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目前,园区已入驻电商企业18家,实现网络销售额近亿元。
抓服务保障。针对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开展“作风建设年”和“深化改革年”为契机,在全县开展“比服务”活动。深入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深入88家产值负增长企业,现场协调解决具体困难,筛选50个工业项目由县直单位一对一挂钩帮扶。同时,认真落实省政府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稳定增长十条措施和扶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七条措施,拨付企业扶持资金近4000万元,减免小微企业增值税等近1000万元。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奖励企业扩大规模、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在全市率先施行“三证一章”合办审批新模式,审批承诺时限全省最短。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工业企业办证窗口,全程无偿为工业企业办证、办照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深入开展清理“积事”专项活动,推动“零积事”常态化。
落实主体责任 建立长效机制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党建主业意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巩固拓展活动成果。持续抓好整改工作,严格对照整改方案、清单和28项专项整治任务抓落实。建立健全反“四风”、改作风长效机制,持续加大中央八项规定贯彻执行的督促检查力度,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2015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稳妥推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两项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党对基层组织直接有效的领导。目前,3个试点乡镇35个试点村党支部换届全部一次性选举成功;成立了全县首个村级党工委——大南坂镇新民村党工委。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县委主要领导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严格落实“四个亲自”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各项改革举措,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强化责任考核和追究,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纳入乡镇和县直单位重点工作考评的内容,制定出台了党风廉政建设“两责任一办法”,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坚决实行“一案双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