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浦 > 漳浦新闻 > 正文

漳浦县新安村里喜事多 出“真招”改变村容村貌

2015-03-10 10:46 来源:闽南日报 0

  过去一年,漳浦县新安村喜事连连,旱厕没了、水泥路通了、路灯亮了,村里花草鲜美……

  村容村貌的“大变脸”,也让村里年逾七旬的杨米粉、杨春兰两个邻家姐妹心里喜不自禁。

  姐妹俩所在的新安村,位于佛昙镇,全村总人口2785人。前几年,村里路不平、灯不亮,旱厕、猪舍到处是,环境“脏乱差”。

  一年时间,一个小山村,缘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支部书记李顺福道出其中缘由。原来,去年村两委在村里收集意见时发现,村民对卫生差和道路照明差两个问题反映强烈。村两委决定在2014年把卫生、道路等为民工程作为当年工作重点,出“真招”改变村容村貌。

  在卫生整治前,村两委首先考虑把一些旱厕、猪圈拆除,部分土地整合成为村里公园等公共用地。启动整治后村两委成员带头拆除,并在村里挨家挨户做工作取得村民支持。“我们还争取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贤达人士的支持,解决了村里卫生整治等为民工程的资金来源问题。”村主任朱碧娥说。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卫生整治行动在这个小山村里拉开序幕。

  “快到春节时,回乡的亲人都说‘村里环境变好了’。”杨春兰说。

  在卫生整治中,村里的道路硬化和照明工程也全面铺开,投入50万元完成电网改造,解决2000余人用电电压低问题;投入20多万元整治村主干道道路安全,包括安装100盏路灯、13盏爆闪灯,解决村民夜行的后顾之忧。

  现今,“亮堂”起来的新安村,一入夜就有村民在路灯下明亮的公园里休闲娱乐;妇女们自发组建了舞蹈队,在水泥场上跳舞,一派热闹景象……

  “过年时,我们不用摸黑走家串户。”村老人协会会长杨仁民表示,以前一到晚上,村里唯一的亮光就是村民自家的灯火,其余都是“暗摸摸”,走路串门偶尔还会跌倒。“几十年了,我们村也终于有了‘夜生活’。”

  “下一阶段,村里会鼓励引导村民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让新年里继续‘喜事连连’。”李顺福满怀信心地说。(张文艺 蓝智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天福石雕园首届杜鹃花茶会举行 花开正艳来品茶
下一条:漳浦台玻3000吨级码头建成 位于六鳌大澳村西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