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浦 > 漳浦新闻 > 正文

漳浦县4000名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富了家庭却负了教育

2014-01-21 07:45 来源:闽南网 0

  “爸爸妈妈,回家过年吧!”这是漳浦赤湖西潘小学20多名留守儿童的新年心愿

  这一小小心愿,对他们来说,是个奢望。

  漳浦县教育局曾在去年做过调查,全县有留守儿童4000多名,分布在各个乡镇,不少村的情况和西潘村的一样。

  而据漳浦赤湖镇政府统计,去年,西潘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1000多元,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记者在该村采访时发现,整座村庄鲜见青壮年男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孩子。正如漳浦县教育局副局长朱炉堃所言,年轻爸妈外出打拼,“富了家庭,却负了教育”。

  不过,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典范——漳浦石榴镇的象牙小学,这所小学由该镇4个村的小学撤并而成。现在,象牙小学让留守儿童在校住宿,安排老师陪同学习,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此外,漳浦团县委还着手建留守儿童档案,计划开展一些帮扶活动。

  本月中旬起,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联合新浪厦门、闽南网一起走近留守儿童,推出“爸妈,回家过年吧”特别策划。到偏远的漳浦赤湖镇西潘小学里,关注26名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漳浦石榴镇象牙小学
漳浦石榴镇象牙小学

漳浦赤湖西潘小学,简陋图书馆里书没地方放
漳浦赤湖西潘小学,简陋图书馆里书没地方放

1.收入水平

西潘村去年人均收入超全县水平,但村民纷纷外出谋生

  目前,西潘村有9个自然村,有5000多人。这样的人口规模,在赤湖镇算是大村,也是个相对富裕的村,村中的农民自建两三层的住房居多。

  据赤湖镇镇政府统计,去年,西潘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1000多元,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记者在该村采访时看到,整座村庄鲜见青壮年男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孩子。

  原本,种植大葱,是这个村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西潘小学校长庄自亮,是本村人。他说,村里70%的耕地,都种植大葱。大葱价格不稳定,好收成1亩地可收入七八千元,年景不好时1亩地只能收入三四千元,落差较大,村民收入没有保障,尤其是近几年来,这里的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现在人均不到1亩。

  基于这些现状,村民们纷纷选择外出谋生。他们的去处,省外的一般都在上海、温州等地,省内的一般都在泉州地区和厦门。开食杂店,做烟酒、香蕉、蔬菜生意的居多。

2.漳浦县4000名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去年,漳浦全县有4000多名留守儿童,而西潘村是先富起来的乡村

  漳浦县教育局在去年曾做过调查,全县有留守儿童4000多名,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大部分和西潘村的情况一样,父母外出打工谋生,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看。

  漳浦县教育局副局长朱炉堃表示,和山区落后的乡村相比,西潘村是先富起来的乡村,但孩子的教育还是存在缺失,是典型的“富了家庭,却负了教育”。

  留守儿童家长,普遍对孩子学习不重视。记者在采访中,致电多位家长。这些家长,有些甚至不知道孩子读几年级。很多家长也没有打算把孩子带到身边。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学生失去了在成长中家庭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教育部门也显得力不从心。

  近年来,城市都出台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但把孩子接到身边,家长很为难。

  西潘小学校长庄自亮说,一方面,城市消费水平高,孩子在城市就学、生活,成本很大。另外一方面,家长往往很忙,没有时间照料孩子。因此,很多家长往往让孩子在老家,读书生活,等大了再到身边。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浦12名留守儿童新年心愿:爸爸妈妈回家过年吧
下一条:漳浦90后保安暗恋女同事 求爱不成竟按地大行猥亵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