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肝癌患者去世前10天捐出眼角膜 感恩红会资助
家人说:他是伟大的,要支持他
“我们接受帮助,就要回馈”
上初一的儿子觉得,“如果以后老了,应该也会和他一样,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昨天,朱江溪的遗体和亲友们告别。
39岁的蔡女士,拿着相册,看着丈夫的旧照,止不住泪水。
起初,朱江溪要捐献眼角膜,蔡女士不同意。因为,她希望丈夫能完整地去到另一个世界。
而反对的,也不止蔡女士一人。朱江溪的所有长辈、亲戚都反对。但后来,朱江溪说服了他们,“我们接受帮助,就要回馈”。
朱江溪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一的儿子,他自始至终都支持父亲的做法。而在他心里,父亲一直是伟大的人。
这个家,原本的经济来源就靠开大货车的朱江溪。四年前,朱江溪被查出有原发性肝癌,为了治病,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变卖了所有家当,租房治病。
一开始,朱江溪的病情控制得不错,但就在上个月,朱江溪在最后一次检查中,被告知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十二指肠。“他原本非常高大,最后的日子,整个人都垮了。”蔡女士说,朱江溪知道自己的日子不远了,但他一直支撑着,因为当时她的外婆也快去世了,朱江溪舍不得老人家,担心她走得不安心。
“他就是这么会替人着想,从小就非常孝顺,家里的亲戚谁需要帮忙,第一时间都找他。”说着,朱江溪的母亲胡阿婆已泣不成声。
红会说:他走后,要继续帮助他的家
“我们为他的爱心所感动”
“希望他的这种爱心行为,能带动更多人,因为好多无助的患者,都等着器官和角膜捐献”
1月10日,朱江溪闭上了双眼。
厦门眼科中心医师对朱江溪遗体完成眼角膜采集后,快速将角膜送回厦门眼科中心眼库。
而朱江溪,是漳州第二个通过红会成功捐献器官组织的人。
漳浦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蔡美兰说,朱江溪在生病时,家境就很困难,他走后,红会要继续尽力去帮助他的家庭。
目前,朱江溪捐献的眼角膜,暂未找到与之相适的接受者。
厦门眼科中心谢医生说,目前,我国因眼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约有400万人,全国角膜的需求量在30到50万只。但由于眼角膜资源稀缺,全国每年只能进行不到5000例眼角膜移植手术,不少人因为没有合适的角膜材料,延误治疗导致失明。对于朱江溪,谢医生也有话要说,“首先代表接受者,对捐献者表示敬意,因为他这样也很不容易”。
□延伸阅读
如何向红会申请器官捐赠
捐赠者应到所在地地方红十字会登记。捐赠对象需满18周岁、且在65周岁以下,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献活体器官,捐献前,应当有同意捐献的书面证明。捐献人捐献活体器官,应当不危害其生命安全。
自然人愿意死亡后捐献器官的,应当有同意捐献的书面证明,器官捐赠的范围包括细胞捐赠、组织捐赠和器官捐赠。(本网记者 周杨宁 戴江海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