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出海环评船沉没 厦大副教授失踪
海难
寻人:深夜里的海上明灯
昨日凌晨1时许,漳浦县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船老大郑锦长虚弱地靠在病床上,始终说不出话。看着手边放着的扁食,他喉结不时动一动,几次抬手,却还是拿不起来。
“我大哥其实饿了,但是又吃不下。”弟弟郑陆溪说,医生初步诊断,郑锦长双肺进水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凌晨3时许,记者赶到漳浦县六鳌镇码头,虎头山海域附近仍有许多渔船亮着灯,在漆黑的海面上特别显眼。
“(这些船)都是自发去海上搜寻白天失踪的一个人。”在岸边整理渔具的王阿姨说,渔民们都见不得有人在海上遭难,都希望能够在海上救人积德,一听警察说有船出了事,有人失踪了,尽管没有组织,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渔船赶来,参与搜寻。
意外:渗水十分钟船沉了
幸运生还的学生小贾,在电话里向记者回忆了事发过程。前天上午,他们一行5人出海作业,大概3小时后,他发现不断有水渗入船内。
郑锦长也发现船渗水的情况,他提醒站在船前的小贾,与其他3人一起到船后站着去。然后郑锦长端起水桶不断往船外泼水,可是,水渗得越来越快。
“五六分钟的时间,船后的发动机也被水淹了。”小贾意识到这船要沉,伸手从船外拽了一个养殖用的大浮标。郑锦长紧跟着也从船外拽了个小浮标,并用另一只手打了求援电话。
进水不到10分钟,船完全沉到海里了。郑锦长将自己手上的浮标给了郭丰老师,自己与小贾,还有船上另外两人谢清平、赵大成,四人一起拽着大浮标。
希望:浮具下的求生欲望
刚落水的时候,小贾还庆幸大家手上有两个浮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郭丰老师拽着浮具不断漂远,小贾心里开始紧张。
他们开始向远处路过的船只呼喊,但声音太小了,始终没有引起注意。反复几次后,体力渐感不支。
谢清平今年已经63岁,拽着浮具在海上漂浮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最先出现不适。一开始,谢清平还能跟大家搭上几句话,渐渐的,他连拽浮具的力气都没有了,郑锦长担心把谢清平丢了,特意将浮具上的网绳拴在谢清平的身上。
“最后我们连话都说不动了,实在是没力气了。”小贾一边漂着,一边试图留意着郭丰老师,可后来,他自己连抬头呼救的力气都没有了。
恍惚中,一艘船由远及近,终于停在他们面前,小贾总算松了口气,自己有活下来的希望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