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舰残骸就地保护 漳浦拟建展示馆
工程船已被暂扣,船上还有不少打捞上来的军舰残骸
“漳浦海域 捞出二战日本军舰”追踪
闽南网8月21日讯 一浙江籍工程船在漳浦赤湖安角外海,打捞出几十吨废铁。经漳州公安边防的调查和文物保护部门专家的鉴定,这是二战期间沉没于漳浦海域的日本军舰的残骸,系受保护文物。
昨天,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一行来到漳浦赤湖,现场查看打捞上来的文物情况,并提出军舰残骸要就地保护,已卖出的残骸也要追回;而漳浦县县长苏孝道则表示,要在打捞沉船的码头附近,建遗址展示馆。
截至昨天,“浙普工2027”工程船的船东仍未到案接受调查。漳州市文保所所长阮永好说,从目前了解到的浙江籍工程船打捞日本军舰残骸的情况看,该工程船的行为或涉嫌非法盗捞水下文物。
省文物局要求就地保护军舰
昨天上午,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到赤湖将军澳码头,现场查看打捞上来的日本军舰残骸情况。陪同的阮永好介绍,郑国珍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研讨后,提出了保护方案,即在码头附近找点,就地搭保护棚进行保护,已作为废铁先期卖出的30吨船体残骸,相关部门要追回。陪同现场查看的漳浦县县长苏孝道说,打捞沉船码头附近,要建遗址展示馆,船体的每一片碎片都必须保留,作为遗址展示馆的基础材料。
在打捞出的多枚炮弹中,有两枚被确定为有引信的炮弹,公安部门将择日引爆销毁。
昨天下午,漳浦佛昙整美码头,打捞日本军舰的“浙普工2027”工程船就停在这里。工程船的甲板上,还有一小部分打捞上来的军舰残骸和零部件。
这些舰体残骸中,有一个方向盘,虽已变形扭曲,仍可看出其直径大约有60厘米;还有一支木制的船舵,直径在50厘米左右,上面有8个木制手柄。零部件方面,有一个块头不小的旧式望远镜,表面覆盖着一层灰土。一个蓄电池,上面写着“昭和十年五月”、“明治制造所”等字样;还有一个带有刻度的铁盘,经过刷洗后,上面的文字是繁体字,清晰可见,有“前进”、“后退”、“微速”、“半速”、“原速”、“一战速”、“二战速”等字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