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前亭一雷劈下 两村民一死一重伤
【调查】
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人遭雷击身亡
漳州市防雷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漳州,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情况较为严重,仅2008年,漳州全市发生雷灾76起,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6起,其中伤1人,死亡5人,因雷击造成火灾两起,建筑物损坏多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被极坏或烧毁的超过10000件,输电线路事故和输电设备损坏87起,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000万元。
在2010年5月至10月,防雷中心共登记的雷电灾害有9起,除1起是居民遭雷击致死外,大部分是建筑物遭雷击,其中有3起是因为住宅楼没有安装防雷装置,或没按规范设计、安装防雷装置。
最近的雷电灾害记录中,除了今年漳浦的两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之外,去年,东山、平和分别发生两次雷灾事故,均造成人员死亡。
地形复杂,漳州全市都是强雷区
漳州市防雷中心郑副主任介绍,漳州平均年雷暴日数60.5天,个别山区高达75天,“雷暴日是指在指定区域内,一年四季所有发生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内只要观测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是一个雷暴日。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漳州属于强雷区,在全国排名十分靠前”。
漳州之所以是一个强雷区,是由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决定的。漳州地处东南沿海,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
最近的两次雷灾事故均发生在漳浦沿海地区,是否沿海地区更易遭雷灾?郑副主任否认,她说,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发生雷电灾害的次数,漳州内陆地区还要多于沿海地区。在漳州,雷暴日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份到9月份,从7月份开始,进入雷暴频繁期,8月份达到最高峰。总体上来讲,漳州地区雷暴西面多于东方,山区多于平原。雷暴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出现的时间多在下午。
小区防雷装置大多没年检
漳州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多数在城区,而人员伤亡则多数发生在农村。郑副主任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势开阔,高层建筑较少,人往往暴露在雷击范围内,且很多村民缺乏防雷知识;城市的防雷措施较好,高层建筑多,但各种电子元器件较多,易受雷击。
虽然城市建筑的防雷措施较好,但依然存在隐患。漳州市防雷中心工作人员小高说,不少业主把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的制高点位置,却没有在热水器旁装置避雷短针。这样很危险,雷电击中热水器,电流会顺着热水器的管道进入房屋,同时会破坏整栋楼的用电系统,如果业主在洗澡,很有可能会被雷击中。小高还说,城乡接合部和很多农村把储水罐放在屋顶,也很容易成为雷电的攻击对象。
小高还介绍,在漳州,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和油(气)管道的站场、阀室等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场所及设施,防雷设施要求半年一检,普通场所的防雷装置一年一检。但是到目前,防雷中心还未接到任何一个小区物业的年检申请。小高说,尤其是一些老旧的小区,防雷装置已较落后,年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漳州的小区物业和业主,都没有这一方面的意识。
【防雷攻略】
哪些地方容易遭雷击?
在室外,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床、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处、山坡和山脚下、河边、湖边、海边、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雷击的地方。一些孤立的铁塔、烟囱等高大建(构)筑物,也容易遭雷击。
在家中,卫生间的水管多为金属体,导电性强,所以雷雨天卫生间自然成为家中雷击高发区。市民在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绝大多数没有连接避雷设备,也容易遭雷击。
电闪雷鸣时该怎么办?
A.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家里,建议不要冒险外出。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B.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庇护所,以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不要在树下避雨,不要进棚屋。
没有庇护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些地方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尽量避开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不要靠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C.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
D.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会更好。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
E.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救护。
F.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周杨宁 白志强 通讯员 吴章宽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