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浦 > 漳浦新闻 > 正文

小小鸭毛的生意经 “羽毛球”来自二十多道工序

2015-12-17 15:41 来源:漳浦广电网 0

  鸭毛,对于大家来说,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不过,旧镇镇玉厝村的黄建丰父子却从这小小的鸭毛中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法宝”。节目的开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对农民父子的致富故事。

  在这间超过3000平方米的车间里,满地铺的都是鸭毛。这么多的鸭毛都从哪里来的呢?

  旧镇镇玉厝村村民 黄建丰:收购的范围是龙海、诏安、漳浦等,一天收购近十万支。

  这么多鸭毛准备做啥用呢?不要急,我们慢慢看。经过漂洗、烘干、挑选、加工等二十多道工序后,大家现在看到了吧,刚才看起来不起眼的鸭毛,很快就变成了高大上的羽毛球了。但是,就为了这样一个转变,黄建丰父子却足足用了将近十五年的时间。

  旧镇镇玉厝村村民 黄建丰:经济比较困难,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没钱。一个朋友来这里收购鸭毛,我也跟他说没什么生意做,让给我们去收购。那个时候收购鸭毛主要是卖给别人制作棉被,衣服,卖到广东、龙海。

  随着收购量的增加,黄建丰想让孩子来帮忙,可一开始儿子黄文明却不情愿。

  黄建丰的儿子 黄文明:当初的话我是不想做,这个鸭毛本身就比较臭,年轻人看到这个东西都很反感,又臭又脏的,我就没有这个想法。本来是看父亲做得那么辛苦帮一下忙分担一下,后面做着做着就没变过了。

  儿子毕竟年轻,更有冲劲。接触了一段时间后,黄文明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黄建丰的儿子 黄文明:当初羽绒的竞争已经太过白热化了,然后这种毛片在我们当地,如果能够生产利润空间会比较稳定,像做羽绒价格起起落落,有时候价格升到一斤三四百,有时又降到三四块,我们没那个承压能力。

  想要有更高的利润,黄建丰父子开始尝试进行毛片加工,可是发现困难还真是不少。

  黄建丰的儿子 黄文明:最困难的就是生产出来的一大批毛片,发到厂家那边,结果一大批毛片全部退回来。那个时候真的是很辛苦,资金都库存在那边,买毛的话都得现款现货,毛片做出来也卖不掉,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辛苦。

  而在接触了毛片生产不久,父子俩又遇到了一个问题,别的地方发展早已经形成产业链,而在漳州地区只有他一家在做,成本要比别人高很多。

  黄建丰的儿子 黄文明:后来就想着不然我们也做球,做球的触动点主要是雅思绒的品牌,他是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一个月几十万打的球都是自己控制的,在羽毛球行业控制得很好。后来就跟他们直接竞争,自己也做球,把能积累的空间全部积累起来,不然他们的龙头地位我们永远不可能撼动。

  现在,黄建丰父子一年可以生产5万打成品羽毛球,加工5000万支毛片,营业额达千万元以上。父子俩还特别注册了“飞烨”的羽毛球品牌,准备下一步进军体育用品市场,做出漳浦人自己的品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浦澎水水库至县城引水工程供水及生态保护调研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