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有一个小孩姓氏有点特别 不跟父母姓跟爷姓
张先生夫妇的诉求正当,办相关证明即可
昨天下午,陈警官和张警官电话沟通之后,认为这对夫妻的诉求,是正当理由,应予以办理,让孩子随祖父姓。他们很快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现有的2本户口本,无法直接证明小张和周先生的父子关系。不过,当天下午,市县两地民警告知郑女士办理这份证明的注意事项。
福建簪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建亮说,因为小张和父亲周先生的户籍属异地,从户口本上确实无法直接证明两人是父子关系。因此,办这份证明是必要的,这也便于公安机关的户籍管理。
律师:通过相关程序,孩子成年后可据自己意愿改姓名
漳浦县法院法官林旺成说,在当地,因孩子跟谁姓谈不拢闹离婚的,还没出现过。不过,离婚后,为了孩子的姓,有一些家长确实意见不合,闹了矛盾。
律师杨建亮说,根据相关规定,孩子尚未成年时,变更姓名一般要监护人双方都同意才行。孩子成年之后,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相关程序,申请更改姓名。但如果父母离婚后,孩子未成年却已上了户口,变更姓名时监护人意见不一,那就很难改了。更甚者,如果孩子尚未上户口,双方为此争论不休,也是一件头疼的事。
昨天下午,海都记者接触到的户籍民警、法官、律师都提到,公民行使姓名权,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民切身利益。
民俗专家:不论怎样,取姓名要兼顾各方意见
漳州市民俗专家郑惠聪说,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市民选取姓氏,应该不违背公序良俗。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市民因恢复祖姓、由他人抚养等原因,在父姓、母姓之外选取姓氏。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法。同时,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
上文提到的三种市民吐槽观点,在郑惠聪看来,都是这些年出现的普遍现象。他说,现今孩子随姓问题,大体上有认祖归宗型、家庭平衡型、报答恩情型等情况。“不管是哪种情况,给孩子取姓名,都应该兼顾各方意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影响家庭和睦。”郑惠聪建议。(海都记者 肖和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