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列屿镇:小小巴非蛤 带富“渔港之乡”

福建日报   2019-07-08 08:36

  7月1日,在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渔民们正齐聚码头,分拣着刚刚捕获的巴非蛤。不远处,一队冷冻物流车已等候多时,准备将这些新鲜的蛤类运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云霄东山湾列屿海区是我省巴非蛤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浅海滩涂8万多亩,其中可供养殖巴非蛤的面积达2.5万亩。随着市场需求增大,渔民们还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抱团发展,将养殖基地拓展到东南沿海,年销售巴非蛤超过100万吨,年产值达到61.8亿元,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而渔民们也因小小的巴非蛤走上了致富之路。

  渔民在挑拣巴非蛤。

  渔民在捕捞巴非蛤。

    “渔港之乡”产出鲜美巴非蛤

  在云霄人的饭桌上,一盘爆炒的巴非蛤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为何产自云霄的巴非蛤格外鲜美?长期从事水产业的林镇生为记者道出了缘由:列屿镇堪称漳南地区的“渔港之乡”,这片海域位于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出海口,海水水质好,咸度适中,饵料生物丰富,适合巴非蛤自然生长。加上这里的浅海滩涂海层底质是沉积型的软泥贝土质,腐殖质丰富,培育出来的巴非蛤也就成了天然无污染的海珍品。

  然而在20多年前,老百姓的餐桌上还很难看到巴非蛤。当时,云霄一带自然生长的巴非蛤都用于出口,产量低、价格低,渔民获利少。

  “许多海产品都能通过养殖增加效益,为什么蛤类就不可以呢?”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的林镇生和哥哥李漳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们收集了大量巴非蛤幼苗进行人工试养。1990年,试养终于取得成功。

  作为养殖带头人,初尝丰收甜果的林镇生兄弟不再满足困守小山村海域。随着创业资本和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兄弟俩瞄准外地广阔的巴非蛤销售市场,多次赴广东、海南、广西考察,计划拓展养殖基地,扩大养殖面积。

  在兄弟俩的带领下,列屿镇的股份制巴非蛤养殖基地延伸到惠州、珠海、南海和北海等地,横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省,养殖规模扩大到10万多亩,巴非蛤的产、供、销及加工一条龙的发展模式也逐渐形成。其中,市场销售量大的广州市场,一天就可售15万公斤巴非蛤。

  在养殖业的带动下,村里的捕捞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如今,整个列屿镇拥有800马力的捕捞船上百艘,常年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进行捕捞作业。

  随着云霄礁美港、山前国家一级渔港建设的逐步完善,热销国内的巴非蛤开始搭上远洋巨轮,出口欧美、日本等地,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

    探索巴非蛤养殖“健康之道”

  巴非蛤走出小渔村,挺进全国,名声日渐响亮。如何守住品质招牌、守牢舌尖上的“安全关”、严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底线,成了云霄县持续关注的产业发展3大关键环节。

  “随着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过度采捕、养殖埕地老化、环境改变等因素开始导致列屿海区巴非蛤自然繁殖苗种的减少。要打破瓶颈,就要从合理配置资源着眼,从改良养殖技术着手,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列屿镇副镇长吴胜利的一番话,道出了巴非蛤养殖的“健康之道”。

  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党支部书记汤哲男说,由于渔民的过渡捕捞,目前野生巴非蛤的数量急剧下降。为此,他们要求渔民们在捕捞过程中,要把个头较小的巴非蛤运回海域放养,避免巴非蛤捕捞出现掠夺性。

  近年来,列屿镇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人家村海区建设4000亩优势水产品无公害增养殖基地。以该基地作为示范区,列屿镇对辖区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承受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在合理规划养殖面积布局的同时,加强对水质、海层底质等环境因子监测,并对浅海滩涂进行平整、深耕改造。在全镇2.5万亩巴非蛤养殖滩涂推广巴非蛤人工增殖及人工育苗试验。东山湾云霄县列屿海区也因此被农业部授予“万亩巴非蛤养殖示范基地”及“无公害养殖基地”的称号。

  同时,漳州市和云霄县水技站的技术人员还定期到村里,对养殖户、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巴非蛤资源恢复技术培训,对巴非蛤养殖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加强采苗预报、调整养殖密度、控制捕捞强度、限制采捕季节等措施来改进传统生产方式。多措并举之下,人家村乃至全镇的巴非蛤养殖亩产新增125公斤,渔民亩均收入新增480元。

    合作社带领渔民脱贫致富

  巴非蛤产业让渔民的收入有了巨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全国劳模李漳山、经济能人林镇生等一批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村民以巴非蛤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实行巴非蛤养殖承包到户。

  “合作社鼓励社员参与生产入股,同时社员也是合作社的工人,每人每月可领到固定的工资收入。”林镇生说,他们以合作社为载体,让巴非蛤养殖抱团发展,壮大规模。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带领村民以股份制的形式,兴办鲍鱼养殖场、虾池和网具生产厂,通过多种经营、多元发展使全镇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临近傍晚,人家村村民汤典盛正在家里摆弄手上的智能手机,查看订制的天气信息,密切关注着随船出海的小儿子的捕捞情况。

  如今,汤典盛的日子过得红火。在自家洋气的大别墅里,大屏幕液晶电视、豪华红木家具和各式高档家电一应俱全;在村里的捕捞船队中,老汤占大股份的就有4艘。然而,20年前,老实巴交的汤典盛和村里的大部分人一样,一直以“讨小海”为生,兄弟姐妹和父母一家7口人挤在几间破土房里,生活度日维艰。

  在汤典盛38岁那年,列屿镇兴起巴非蛤养殖热潮,还成立巴非蛤专业合作社。村里开始以股份制的形式置办船只,村民每户凑出两三万元就可以入股成为股东,收益按比例随时分红。搭乘合作社股份制发展热潮,汤典盛毅然“下海”,与人合股买了一艘小木船,在内海捕捞巴非蛤。随着村里的养殖企业进军广东、广西等地,老汤的捕捞船也变得越来越大,开得越来越远。单船也变成了船队,当初一起“讨小海”的伙伴成了股东,在一条船上共同致富。

  如今,像老汤这样以股份制形式发展起来的农户还有很多。仅人家村放养巴非蛤面积就达10万多亩,两支船队拥有大小船只共60多艘,其中20艘200吨以上的大铁船均从事远洋捕捞,航迹遍布越南、菲律宾一带公海洋面,人家村成为云霄唯一拥有远洋捕捞船队的村庄。

  合作社的带动,产业的发展为周边带来了5000多个就业机会,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脱贫新盼头。截至2018年底,人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84人均已脱贫。(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小英 通讯员 王一雄 郭扬/文 林汉荣/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漳州:水环境治理有望1月底前完工
  • 东山:蓝碳红利反哺村民
  • 平和:生态种养 好“钱”景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