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榜眼府所在地平和县钟腾村探寻
“古宋土楼留半壁,老矿铜渣夯墙体”。榜眼府理事会理事长黄仰东讲述永平楼的传奇故事。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 题 记
这里群山环抱,闽南第二峰、海拔上千米的双尖山巍耸竞秀;这里古木参天,溪涧如网,民居错落,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这里“一府三楼”久负盛名,清代宫殿式杰出建筑“榜眼府”、宋代永平楼、明代朝阳楼、清代余庆楼,镶嵌在富含铜钼锰的沃土上;这里曾是中共闽西南特委的联络站和地下党的活动场所,解放后村名以英烈的姓名命名,迄今仍在谱写老红军的新篇章……
这里就是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革命红色老区重点村、福建省生态村、漳州市十大最美乡村之一。1月18日,记者慕名来到钟腾村,感受古韵犹存的历史风貌,体验民风纯朴的乡土人情,领略传统村落在“富美漳州”建设中焕发出的魅力生机。
天人合一气势恢宏的美丽画卷
隆冬腊月,暖阳高照。采访车穿过省道郊柏线,沿着曲折整洁的村道缓行,两侧蜜柚园郁郁葱葱。不久,神秘的榜眼府映入了眼帘。
榜眼府占地面积10多亩,坐东朝西,背靠溪平山;门楼朝北而立,面对著名的双尖山,上方镌刻“双峰耸秀”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府第门额,雕刻着象征武将的螃蟹,栩栩如生;两侧配有对联“一门诗礼流长泽,千载香烟锁白云”。主建筑由上下两堂与两侧边廊合围天井组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时值阳光灿烂,木槿花、三角梅盛开,蔚为壮观。
府第正厅悬挂着乾隆钦赐的“榜眼及第”金匾,左右分别悬挂着进士、举人、亚魁等十几块金匾。令人称奇的是,左右通道后方,各有一口圆井,清泉涌出,象征“螃蟹”的两只眼睛。
榜眼府理事会理事长黄仰东是一位退休教师,精神矍铄,讲起历史,绘声绘色。
原来,清朝年间,黄氏后裔黄国梁,小时候很聪慧,喜欢舞枪弄棒;长大后身高一米九,而且身材魁梧,臂力过人,经名师传授,拳术精进,刀功超群。乾隆辛丑年(1781年),25岁的黄国梁进京会考,高中进士。在同年朝廷殿试中,荣获一甲二名,以大刀绝技“魁星踢斗”惊服天下,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榜眼及第”,授封为“一等御前带刀侍卫郎”,任职终身。黄国梁竭尽忠诚,功德昭彰。乾隆为表其功,特赐在黄国梁的出生地朝阳楼对面营建榜眼府第,后来又赐在榜眼府西北处营建一座形似古代铜钱的三层大土楼——余庆楼。
“一殿飞檐沐朝阳,双峰耸秀映星罡。”榜眼府建筑融入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双尖山、永平楼、博济宫、白沙溪、以及私塾驿馆、古道旗杆、层林柚园、新村别墅构成一幅气势恢宏的美丽画卷,成为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