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平和 > 平和新闻 > 正文

“乡村医生”背着药箱47载 亲自上门为村民诊疗

2016-03-16 08:53 来源:闽南日报 0

  平和县霞寨镇“乡村医生”周号召47年来扎根偏远的官峰村,守护1000多村民的安康:“乡亲们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

  “来了,来了,周医生来了……”3月15日上午,在平和县霞寨镇官峰村下官峰,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突突突”声音传来,不一会儿,从山坳边转来一个瘦小的身影,肩背两个箱子,摩托车一停稳就直奔村民陈秀林大娘家。只见他解下身上两个药箱,就忙着给陈秀林大娘看病。一番望闻问切,他认为陈大娘的病是感冒所致,静养几天,吃几片药就好了。“这阵子属于倒春寒的日子,流感病人特别多,老人和小孩尤其要注意保暖。”周医生不忘提醒围观的乡亲。

周号召正在给陈秀林大娘看病

周号召正在给陈秀林大娘看病

  这位周医生叫周号召,今年65岁。给陈大娘看病,已是他当天第三次出诊。

  趁其看病间隙,笔者与这位乡村医生攀谈起来———

  周号召回忆,他是1969年9月8日这天开始当上一名赤脚医生,屈指一算,至今已经47个年头。

  官峰村地处平和第二高峰双尖峰西北麓,位于霞寨与芦溪两个乡镇的交界处,四面大山环抱,平均海拔在560米以上。该村距两个乡镇所在地各有16公里。他说,小时候,这里方圆十里,连条机耕路都没有。从小目睹全村人饱受病痛折磨却无处看病的情景,印象最深的是童年时无论头疼发烧或肚痛腹泻,大人在脖子上刮几把痧,再抓把青草药捣汁灌下去,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周号召小时候就立志,长大后有机会一定要当医生,解除全村人的病痛。

  没想到真的机会来了。“当时各地兴起兴办农村合作医疗,让我走上这条路。”周号召说,他先到霞寨镇卫生院学习一年。当时卫生院聚集了一批名医,他得到这些名医的无私教导,学到中西医的大量临床经验,特别是管如雄大夫,他医术极好,儿科是他专长。管大夫手把手教他把脉,开方抓药。一年期满,周号召回乡行医,当上一名赤脚医生。“当时口号是‘一根银针,一把草’行医四方,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我这就上路行医。”1987年,周号召又到平和卫校学习一年。

  官峰村全村1000多人分散居住在4个自然村,自然村都散落在大山深处。周号召说,给村民看病靠的是脚力,行走在羊肠小道甚至是翻山越岭几乎是每天的功课。47年来,无论寒暑还是白天黑夜,他随叫随到,俨然成了全村人健康的守护神。

  “作为赤脚医生,白天还好说,最怕的是晚上和恶劣天气。”周号召说,十多年前,他接到下官峰一位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就往患者家赶。虽然只有3公里的山路,可当时正赶上暴雨,河水暴涨,他不得不绕道翻过一座山赶到患者家,一路羊肠小道,险象环生。他记忆犹新:“当时还得趟过一条齐腰深的小溪,差点让山洪给冲走。”赶到患者家,患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他立马展开抢救,给他输液。简单处置后,考虑自身水平有限和患者安危,他和患者家人一道抬着病人趟过齐腰深的小溪往县医院赶,一路护送到县医院,而后又护送这位患者至漳州医院。经诊断,这位患者是尿毒症所致,幸亏周号召及时施救、及时转院,救了这位患者一命。

  四十多年来,周号召遇上不计其数类似这样的患者,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面前。陈秀林大娘说,周医生一来,大家便有了主心骨,感觉病好了一大半。“全村老少都相信他,几十年来大家都相信,只要他来了,一切就有希望。”

  出生1951年的周号召如今已过退休年龄,他完全可以歇下来,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但乡亲们相信他,需要他。他说,乡亲们的需要就是他的职责所在。47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出诊,一天以5公里计算,他的足迹足以绕地球赤道两圈多。

  “我要坚持为乡亲们服务,直到自己走不动那天为止!”临行前,周号召笃定地说。(黄水成 罗奇伟 黄佳川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平和县开展春季招商 九峰镇主动对接厦门多家企业
下一条:平和花溪昨一女子跳河轻生 因与丈夫酒后发生口角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