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三平寺举行建寺117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 祈福国泰民安
气势恢宏文化园
“我几年前来过三平寺,那时到这里来只能朝圣上香,没有多少好玩的地方,这次来三平让我很震撼,三平祖师文化园气势磅礴,如意谷曲径幽深,让我们每一个外地游客多了一个好玩的地方。”厦门来的游客张先生对笔者说。
如意谷铜钵台
如意谷佛手印
三平祖师文化园位于三平寺东侧,于2009年9月动工,2011年10月底全面竣工,园区占地面积250多亩,总建筑面积12960多平方米,总投资9550多万元,以佛教五乘(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为主线,以“今日之精品,明日之文物”为目标高标准建设。
“做这样的工程就是做功德,一般建筑要求要有百年安全,我们这个文化园必须要从超越千年的长远规划来设计它,才不会给后人留下遗憾。”三平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文化园由仰圣广场、六福台、祈福广场、六度台、尚德广场五部分构成。采访中发现,这个文化园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处处蕴涵佛学典藏,把三平祖师公的生平事迹典故结合起来,让这里每一个景致都更加可读可感。
三平如意谷
其中,仰圣广场包括广济桥、放生池、祭祀广场、左右长廊和文化墙、报恩墙等;六福台也独具特色,台上分别塑造“福、禄、寿、财、丁、贵”六福转轮;祈福广场为迎宾驻足、祈福的场所,设禅茶室、净名轩,房顶平台上安置“慈、悲、喜、舍”四根长明灯柱;六度台以六尊蛇虎侍者各执不同法器来表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大乘佛教菩萨道业的六度之法义。
气象庄严的尚德广场为整个文化园的核心部分。地下层为三平祖师文化联谊馆,有分庙展示馆、佛事活动大厅等;广场两侧分别建有“义”“中”两个亭;一、二层为广济祖师金身堂,堂内四周用3666尊三平祖师公金身装饰,供信众供养,外墙雕刻《禅宗法脉东土传承图》及《三平祖师公行迹图》;三层为福智庄严阁,阁内四周用3666尊三平祖师公金身装饰,供信众点灯祈福,阁开东西二门,曰:“福德门”“智慧门”,阁南面外墙篆刻《心经》,北面外墙篆刻《大悲咒》。文化园顶端立广济义中禅师铜像,总高22.88米,寓意十全十美,其中法相高18.06米,莲花座2.60米,金刚座2.22米。文化园室内装修以铜装饰为主,室外装修以石雕为主。其中尚德广场一层为“三平祖师行迹图”线雕,二层为“禅宗法脉东土传承图”浮雕,三层雕刻《心经》《大悲咒》。
此外,还有六侍者园雕、长明灯柱浮雕、九龙浮雕、麒麟浮雕和石栏杆浮雕等,突出闽南建筑特色。文化园室内金碧辉煌、佛光满堂,整体建筑气势巍峨壮观,在青山绿水映衬下,宛如佛国仙境中的宫殿。气势恢宏、风格独特的文化园好评如潮,2012年获“水仙花”杯建筑奖。2013年获“闽江杯”建筑工程质量优质奖。
三平祖师文化园如期开园,管委会即着手配套景观工程如意谷的建设。经过前期各项准备,如意谷于2013年3月开工建设,2014年1月1日对游客开放游览,以打造人文生态型、自然休闲景观为主,点缀具有禅意的园雕。在小蛇山脚下建侍者公庙,孝廊依山而建,内刻24孝图浮雕;山涧自下而上造有莲心桥、菩提泉、莲香桥、指月泉、洗心亭、莲缘桥、明心泉;如意谷最高点设有悦翠亭供游客小憩,总览谷中翠绿。
小蛇山由低至高各设铜钵台、佛手印、如意阁,法义与菩提泉、指月泉、明心泉相应。谷中若干自然石头分别刻有“凊”“悟”“静”“定”“慧”“禅”“通幽”“巢云”“憩”“舍”,以佛教文化取悦和净化游人心境,使山水具富灵魂。三平祖师文化园的落成投用,极大改善了三平景区的吸纳能力,到三平除了朝圣,又多了一个可玩、可看、可想的一方净土,让八方信士、游客流连忘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