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外地妇女挨家挨户发糖果被疑骗小孩 网传是“人贩子”

2015-09-15 07:23 来源:海峡导报 0

  发糖果可能只是为骗点钱

  正在接受警方调查的妇女是安徽人,另外还有一名妇女和她是一起的,但是目前还未找到。

  目前,该妇女暂时还未交代她们向陌生人分发糖果的真正目的,但也没有迹象显示,她们是偷小孩的人贩。

  据了解,为了证明糖果没有问题,该妇女在派出所里还亲自吃了几颗。

  根据漳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数据,近期在个漳州范围内,未发生类似拐骗儿童的案件。网络上的信息,很可能是误传。

  网络搜索显示,在福建福州、广西南宁等地,此前也出现过外地妇女向陌生人分发糖果的事件,当地媒体称,其目的是为了向拿

  网络搜索显示,在福建福州、广西南宁等地,此前也出现过外地妇女向陌生人分发糖果的事件,当地媒体称,其目的是为了向拿到糖果的人讨要钱财。

  在漳州台商区的这个案例中,据多位目击者描述,该妇女的塑料桶中,除了有糖果,还有许多零钱。据了解,这些大都是拿了糖果的人们给的。“我们村里人不会随意接受别人恩惠,所以肯定会给她一些钱。”洪岱村一位接受过糖果的村民如此说。

  经警方调查,这两名外地女子确实给了糖果后,跟人讨钱,但并没有强拿硬要,属于半乞讨半诈骗,每个人涉及的金额往往几块钱。

  警方提醒

  编造虚假警情将追究刑责

  漳州台商区警方提醒,不信谣,不传谣,尤其是网络上很多未经证实的事情,不要随意传播。

  根据即将在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编造虚假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处以刑责。

  微评

  真是草木皆兵,虚惊一场。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陌生人给小孩发糖”是人贩子偷骗小孩的“传统伎俩”。

  群众们有警惕心是可取的,但是一些无良民间微信公众号,为博眼球、拉动人气,故意夸大事实,人为造成恐慌,却是不可取的。

  请大家使用微信时,应选择正规媒体所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切莫相信、传播民间公众号未经证实的信息,以免传谣。(导报记者 郭钦转 卢婷雯 见习记者 卢紫腾 文/图 通讯员 郭月茹)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福厦高铁有望2019年竣工 厦漳城际铁路环线概况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