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抗战回忆:“父亲荣获的独立自由勋章最为珍重”

2015-08-03 09:32 来源:闽南日报 0

  图案外形为八角星,中间为红星照耀下的延安宝塔山,质地、颜色与八一勋章相同……牛跃进近日在整理父亲生前遗留的数十枚勋章中,觉得父亲获得的这枚“独立自由勋章”最有分量,是抗战将士的最高荣誉,也最为珍贵。他说,“这枚勋章是国家对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英勇顽强和作战勇敢的奖励,承载了父亲浴血太行抗击日寇的革命故事,永远是全家人的骄傲。”

  牛跃进展示父亲荣获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昨日上午,满怀敬意,记者瞻仰了这枚三级独立自由勋章。除了这枚勋章,牛跃进还珍藏着他父亲荣获解放华中南胜利勋章、华北解放胜利勋章、淮海战役胜利勋章、渡江战役胜利勋章、解放西南胜利勋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勋章一枚和解放勋章及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书。

  牛跃进的父亲叫牛德清,是位八路军战士,历任过边防十九团副团长,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兵役局局长,人民武装部部长等职(少校军衔)。上世纪80年代,从龙溪地区医药采购供应站退休,享受离休干部地专级待遇。

  “父亲常跟我们提起过往的30年戎马生涯。他总会说到他一生最自豪的抗日两次战斗——百团大战和蟠龙战役。”牛跃进告诉记者。记者从牛跃进口中得知,牛德清于1922年5月出生在山西省陵川县冶头乡拱底村一个贫农的家庭,从小就给地主放羊。1938年间村里头有了进步组织“牺盟会”,牛德清常常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去听课,并为其站岗放哨,积极参与活动,心中懂得了一些抗战道理。在16岁那年,牛德清由于身体瘦弱想参加革命,怕队伍不要他,就虚报十八岁,也就是1939年1月参加了“区干队”。同年12月,牛德清加入了八路军,系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四团特务连战士。在刘伯承、邓小平首长的指挥下,牛德清多次参加了打击日寇“囚笼政策”的反“扫荡”战斗和围歼进攻太行地区的日伪军队。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牛德清就是当年战争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在战斗中,牛德清头颅被弹片划破,英勇挂彩。1940年8月20日夜,在八路军总部的一声号令下,牛德清所在的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第十四团汇同其他兄弟部队参与了百团大战。三八五旅和其他兄弟部队,共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毙伤俘敌千余人,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及军用品。晚年时,牛德清专门记述了三个多月的“百团大战”,“破坏了华北地区的交通线,沉重打击了日军‘囚笼政策’,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1943年6月上旬,日军纠集了600余人和伪剿共兵力约2500人,侵占武乡蟠龙镇。蟠龙地处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柳沟兵工厂仅8里左右,距太行三分区司令部驻地洪水镇约15里之远,又和三分区指挥机关同在一条山沟里。敌人如同一颗“钉子”嵌入根据地的要害部位。为粉碎敌人驻扎蟠龙的阴谋,太行三分区司令员陈锡联,遵照一二九师首长的指示,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采用“围日打伪,以强胜弱,猛虎掏心”战术,发起蟠武战役。目标是围歼蟠龙周围以及蟠武公路沿线的日伪据点。

  1943年7月中下旬,十四团的主攻任务是攻打胡峦岭据点,该据点是敌人外围据点中最大、最关键的一个据点。牛德清所在的一营在上北漳一带集结,由老寨上方面从南向北发起攻势,另三营在姚庄集结,从陌岭口方向由北向南形成合力,展开猛烈攻势,切断胡峦岭之敌与武乡、蟠龙的联系。一营战士们边打边进,同时用铡刀砍断敌人的铁丝网,冲进碉堡下实施爆破,炸死炸伤日伪军数十人,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伪军一个营。1944年2月间日伪军被迫撤离蟠龙,逃回武乡。至此,蟠龙战役也是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最后一仗。

  抗战胜利后,牛德清跟千千万万中华优秀儿女一样,跟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过去,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太平盛世居安思危,和平年代警钟长鸣。”牛跃进感慨地说。(记者 罗培 新实习生 陈川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24岁小伙骑车回家遭遇车祸脑死亡 盼目击者提供线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