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区延安南路20多平米打铁铺见证三代手艺活
2015-07-14 07:22 来源:海峡导报
0
“叮叮当当”,循声而去,这是一家名为“吉和白铁杂修店”的老店。
漳州市区延安南路,20多平方米的打铁铺,三代人都在这里出样、剪铁皮,日复一日。寒冬酷暑,除了春节那几天,这家白铁铺每天都开张迎客。
罗剑麟正坐在铺子里,他40岁左右,他想知道,这门手艺是否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翻开一块铁板,背后是一块小小的招牌,上面写着:白铁杂修店。
说起这家打铁铺,要追溯到解放前,罗剑麟的爷爷就在这里创办了这样一家店,“以前爷爷在一楼打铁,二楼睡觉”。
小到木偶戏中的酒壶酒杯,大到保温桶、煤油灯以及在漳州已罕见的面茶壶,在这个略显杂乱的白铁铺里都能找到,“漳州木偶剧团和学校所用到的铁制品,都是我这里做的”。
在采访过程中,有顾客上门买了一块铁制的榨汁机的过滤板。对于这个行当,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早已风光不再,“其实受到塑料制品的冲击是最大的”。罗剑麟说,很多白铁制品已经被塑料取代,维持生计都困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