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驿站迎来中意画家“丝”情画“驿”
浓墨重彩 “丝”情画“驿” ——中意画家走进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驿站采风创作
一处建筑总是让人惦记,一定有它引以为傲的历史、内涵或风格。 沿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遵循古驿站布局,以闽南古厝形式新建的五里亭、檺林、木棉、马坪、甘棠、三古六座驿站就是这样的建筑, 引得各方来客。 7 月 1 日,意大利著名版画家 COLLEEN(柯琳)和中国山水画家卢果慕名而来,走进这几座独具特色的新驿进行采风写生。据 了 解 ,7 月 15 日 至 20 日, 一场精彩的中意闽南建筑艺术创作展将在漳州美协展馆举办, 届时将展出柯琳和卢果以 闽 南 文 化 生 态 产 业 走 廊 驿站、漳州古厝、南靖土楼等漳州特色建筑文化为元素的主题创作作品。 此次走进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驿站, 就是为创作出完美的闽南建筑艺术作品寻找灵感,汲取养分。
▲参观驿站,现场采风
行走驿站 俯拾皆是赞叹
高高翘起的燕尾屋脊、巧夺天工的雕梁画栋、古朴精致的石雕、精美的镂空双面木雕、美轮美奂的贴金施漆斗座……采风过程中,驿站的传统建筑元素给画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连连称赞。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黄格胜工作室画家、 国防大学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 福建土楼田螺坑画院院长的中国山水画家卢果, 从事山水画创作三十年, 接触过不少闽南古建筑, 面对眼前宏伟堂皇 的 新 驿 站 , 他 赞 不 绝 口 : “以前经常在报纸、 电视、 网上了解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新建的几座驿站, 这次近距离参观, 感受 完 全 不 一 样 。 ” 卢 果说, 每座驿站建筑包含的闽南特色元素以及施工人员精湛的技术工艺, 都让人为之赞叹和兴奋。
▲柯琳在驿站创作
柯琳以建筑绘画闻名,对各地古建筑很有兴趣。一走进五里亭驿站,她便拿起照相机,不时询问身旁的翻译, 边观赏边拍摄,采撷驿站建筑风貌。“来驿站前,以为驿站只是一个很小的古宅,没想到几座驿站的建筑都这么宏伟,设计如此精美,令人很是震撼。 ”柯琳说。
笔下生辉 描绘驿站之美
在中意画家笔下, 究竟将以何种艺术表现形式完美呈现驿站的独特魅力?烈日骄阳下, 两位画家边看边构思。在参观了一番五里亭驿站后,两位画家拿起了画笔即兴写生创作。 燕尾脊、出砖入石、马背……几分钟时间,一幅富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的闽南古厝水墨画在卢果笔下逐渐呈现。 身为闽南人的卢果, 对闽南传统文化十分了解,创作闽南建筑艺术作品,对他来说得心应手。在他看来, 一幅好的闽南建筑艺术作品不仅要淋漓尽致表现出闽南建筑的精华元素, 还要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以及人文思想融会贯通于画中。 “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我会突出表现驿站的建筑风格和背后的人文内涵,让更多人了解驿站建筑的神韵。 ” 卢果说。
▲卢果在驿站写生
柯琳的作品大多以建筑为创作对象, 擅长以假象城市的超现实主义思维,通过变形、多维空间穿插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充满想象的空间里诠释对时代现象的关注, 表达关于现实世界的哲学思想,引人联想和思考。 “驿站具有鲜明的中国闽南建筑风格,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非常适合我的创作, 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柯琳说,她将以她一贯的油画、水彩及版画表现形式来呈现出驿站不一样的美,给大家一个惊喜。
艺术交融 弘扬闽南传统文化
中国画以写意水墨为技法,其蕴含的画道思想, 诠释天人合一的独特表现方式, 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体系; 西方油画则兼具色彩和空间, 富有西方哲学思维。 可以说, 中意画家联袂进行 闽 南 建 筑 艺 术 创 作 ,是不同文化的一场碰撞和交融。在中意画家的笔下, 闽南传统建筑必将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形态, 带给市民全新的视觉感观和视觉冲击力。负责活动总策划的福建正华闽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振伟介绍,此次中意闽南建筑艺术创作展由意大利阿布鲁佐市文化事业局、漳州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主办。 届时,创作展将以“‘丝’情画‘驿’”为主题,通过中意两国画家的艺术眼光来感受、诠释漳州传统古代民居特色, 进一步弘扬闽南传统文化。同时,以闽南建筑艺术创作为契机,推动漳州与意大利阿布鲁佐两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地文化联姻。 “很高兴有这样的创作机会,让我们在交流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还能弘扬闽南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两位画家不约而同地表示。 (记者 洪跃辉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