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荔枝滞销果农怎么办?漳州多个地区荔枝滞销调查

2015-07-02 10:10 来源:闽南日报 0

  破解:已有电商介入 标本兼治是正道

  而就如何解决荔枝销售难?叶合文提出了几个措施,近期的应急措施包括:加紧做好加工转化工作,减轻分销压力;加强与电商的密切合作等。

一筐筐荔枝“列队”待售

一筐筐荔枝“列队”待售

  就在众多果农一筹莫展时,电商的介入让“李立辉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目前,诏安有多家电商企业助力荔枝网销,每个电商平均每天网销量超过2000斤。这两天高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收购10万斤做促销,乌叶网售每箱5斤卖到50元,桂味5斤卖到88元。昨日是网销的第二天,已经卖出2万斤,取得了良好成效。

  然而,治标在当下,治本却需从长计议。叶合文表示,从长远来看,要防止再出现类似现象,势必要加大对荔枝种植结构的调整。漳州在荔枝种植区域划分中,属于晚熟区。然而,在我市种植的48万亩荔枝中,有90%的面积是种植乌叶和兰竹,这两个品种却属于中熟品种,此次遭遇荔枝滞销,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我市的荔枝品种过于单一,结构不合理。“只有让糯米糍、桂味等晚熟品种的荔枝占种植的主要比例,漳州的荔枝才有竞争力。此外,这些品种销售价格颇优,不愁消费市场。”叶合文说。

  当前,漳州市正试行晚熟品种荔枝种植示范区,但种植难度较大,目前还未大面积推行。“大面积推行种植晚熟品种的荔枝具有一定的困难。”叶合文告诉记者,果农们不愿意改变品种,大家多年来都种乌叶,也最愿意种。乌叶稳产,技术含量也不高,其他销路好的品种如糯米糍、桂味等则需要更多的细心和技术,且存在丰产不优质、优质不丰产的局限性,一般的散户农民都不愿意种植,只有大种植园才愿意。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在实施结构调整方面也比较困难,除了技术上的要求,我市种下的荔枝树太多,一下子扭过来确实不容易。

  此外,叶合文认为,荔枝常温保鲜技术也是解决销售问题的一大关键。“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荔枝的销售时间,这就给了销售更广大的选择和空间。”(记者 苏奕斌 通讯员 沈乾生 吴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大女硕士毕业17年后回读“大专”追踪 已顺利毕业
下一条:2015年漳州市“大干6个月”主要工作任务安排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