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七旬老伯热爱收藏旧书 让好书不被当废品卖
2015-06-21 1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郑亚龙的旧书店收藏有许多不同年代的旧书,这本《康熙字典》就是其中之一。 余丹 摄
“早在1973年,我就开始在北京路上出租连环画了。”郑亚龙告诉记者,开旧书店前,自己有段时间以出租连环画为生。
由于当时国家对个体经营实行严格的限制,郑亚龙在出租连环画时总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时时提防市场管理人员来。要是看到路口的小摊贩收摊“跑路”,说明是有人来抓,郑亚龙便急速收拾,跟着躲避。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放宽政策允许个体经营,一些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的人开始买起旧书。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是摆卖旧书的,竞争也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风起云涌。
在这股浪潮下,当时既没工作又没户口的郑亚龙,看着自己收藏的若干旧书,于是在北京路自家的门口摆起了书摊,开始卖起旧书。2007年,郑亚龙在漳州古城宋河边上租了一间小店铺,继续其卖旧书的生涯。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摆摊卖旧书的人越来越多,废品店抬高了旧书的价格,无形中增加了旧书进货的成本,一些经营惨淡的旧书摊纷纷关门大吉。
而互联网的出现,更使得旧书成为“明日黄花”,冷落在一旁少人问津。在这样萧条的背景下,郑亚龙的旧书店成为漳州市唯一一家仍在经营的旧书店。
随着漳州古城保护性开发项目的规划逐步落实,郑亚龙的旧书店也在此次保护建设范围内,按规定是要搬离的。
然而漳州古城办出于对古城征收区内具有漳州特色的传统濒危行业保护的实际出发,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方协调,在该房屋征收后,特批其仍在该店经营,这让郑亚龙十分欣慰。
“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旧书买卖中,让好的书籍不会被当作废品卖掉,最终成为纸浆。”虽然卖旧书让郑亚龙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郑亚龙称,旧书店是其人生最后的驿站,他还会坚持经营下去。 (余丹 郑德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