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福建花样漳州 推进“五景”建设提升旅游品质
深化旅游改革 加快产业融合
——漳州2015年旅游发展关键词
2015年,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着力深化旅游改革,加快旅游产业融合,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响“清新福建·花样漳州”旅游品牌,力争全面完成“十二五”旅游发展目标任务,为“十三五”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市力争全年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增长17%以上,旅游总人数达到2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0亿元。
出台一个文件:
《关于进一步深化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出台实施意见,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旅游经营机制、产业融合机制等改革和完善鼓励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等。
制定一个规划:《漳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我市将扎实抓好《漳州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分阶段、按进度落实,实现整体推进。下阶段将着重加强前期调研,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十三五”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等。
突出一个主题:“花样漳州”旅游年
以“花样漳州”为主题,按照“一月一主题、一县一花样”要求,突出抓好“四个一”(制作一本手册、举办一场发布会、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文创一批产品)活动,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包装开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子品牌,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展示漳州旅游资源魅力,持续深入打造漳州旅游品牌体系,推动漳州旅游业做大做强。
抓好两个重点
抓好旅游项目招商及建设。依托重要旅游专题招商会,加快推进大乌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龙海白塘湾国际旅游项目、漳浦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漳浦县昌茂·七星海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东山滨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平和林语堂文化博览园项目和大芹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常山天窗坪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项目等省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步伐。
抓好大乌山旅游开发建设。充分发挥乌山景区旅游开发建设指挥部的职能,构建和完善乌山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管理机制,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做好《乌山景区旅游策划和总体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大景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乌山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鼓励和指导乌山景区(大石巷-真英岩景区、九侯山景区)创建工作,提升景区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知度。
推进六大提升
提升旅游景区品位和吸引力。加强旅游景区管理,严格执行旅游景区等级标准和景区开放、门票价格、最大承载量等管理制度。抓好重点景区的提升改造,鼓励启动东南花都、东山风动石景区创建国家5A景区工作,推动龙佳温泉山庄的综合改造提升。发挥生态优势,打造一批新的A级旅游景区,重点指导长泰十里蓝山景区、漳浦翡翠湾景区、漳浦沙西海月岩等景区创建A级景区,力争在今年创建1-2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
提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会展、温泉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着力建设林语堂文化博览园、林语堂创意产业园、龙人古琴文化村、牛庄文创园等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精品示范项目,重点办好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精品节庆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乡村旅游策划规划,突出“花样漳州”特色,强化乡村旅游产品建设,开发一批特色美食,提升一批特色商品,培育一批特色民宿;打造一批示范精品,扎实推进 “百镇千村”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指导长泰县创建乡村旅游特色县,培育、扶持19个以上乡村旅游特色镇村;强化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关于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政策措施,进一步整合资金,集中力量,从全市扶贫开发重点村中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行政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大力发展温泉旅游,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打造金汤湾海水温泉、云顶温泉、半月山温泉、龙佳温泉等一批温泉旅游精品,创新一批新的温泉旅游企业,打响“中国温泉之城”名片。
提升旅游整合营销水平。整合形象营销,包装全市主要资源,策划制作多种时长的全新漳州旅游形象宣传片,在主要客源地、福建电视台及新媒体投放。整合抱团推介,推进厦漳泉旅游同城化,联合厦、泉赴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地营销推介,拓展旅游营销渠道。加强旅行社营销调度,组织地接社与客源地市场组团社进行沟通衔接,宣传我市旅游产品及相关政策。深化与老年协会、自驾车俱乐部、户外活动俱乐部等组织的合作,开发银发市场、自助游和户外旅游休闲等特定市场。策划组织好活动营销、事件营销,统筹抓好全市旅游促销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省旅游局组织的促销活动,关注社会和网络热点,抓住机遇策划事件营销。
提升智慧旅游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强与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的合作,推出网络形象广告、开发植入形象广告的网络产品、拍摄制作微电影,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宣传。完善旅游信息网络体系,重点建设旅游办公自动化系统、漳州旅游12301热线和网络平台,提升旅游管理、服务、营销的信息化水平。
提升漳台旅游交流与合作水平。以我市列入第四批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和我市在台设立旅游服务中心为契机,深入开展旅游产品推介宣传,进行旅游业务对接,构建畅通协作渠道,招商引资,促进漳台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的对接。继续在福建驻台北、台南旅游服务中心分别设立户外、户内大幅广告,编制一套适合台湾游客到漳州旅游的宣传册、服务指南和其他宣传品,通过在台湾设立的漳州旅游服务中心向台湾游客派发,向台湾居民直接展示漳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祖地人文景观,吸引更多台湾游客来漳旅游观光和文化交流。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公共交通服务标识牌、旅游集散中心、休闲驿站、自驾车营地和特色街区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重点加快东山岛旅游集散中心和常山开发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全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确保今年完成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42座任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安全规范、市场检查和投诉机制,加快旅游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诚信建设,完善执法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旅游监管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开展导游员、讲解员教育培训和“花样漳州”导游大赛,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加强旅游政风行风建设,开展民主评议旅游政风行风工作,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文明窗口示范点”“平安旅游景区”“创文明行业,促跨越发展”竞赛活动,提升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