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专家组考察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古铺新驿
陈志宏则对驿站的一些细节考虑提出了看法,他认为,可以考虑在驿站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增设亭落,如此不仅能增加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联系,还能为游客提供一个休憩场地。在驿站后续经营方面,陈志宏表示,要充实驿站的文化内涵,融入更多的漳州文化经典元素,让游客在休憩的同时,得到闽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
丁炯淳提出,驿站作为受惠于民的闽南文化旅游项目,除了要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外,还要以文化为载体,面向大众加强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元化宣传驿站本身的文化内涵。“在介绍驿站项目的同时,可考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雕刻、彩绘等建筑工艺,设立国学讲坛,科普传统文化,以文化魅力吸引游客。”丁炯淳说。
专家组现场考察驿站建设情况
福建大农景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专家组的建议和意见,在接下来的建设中加以改进、完善,同时严把质量关,加快施工进度,保证驿站建设任务顺利完成。(记者 洪跃辉 文/图)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新驿建设完成到现在的程度,实属不易。新驿站很好地传承、保持了闽南古建筑风貌,精细地展现出漳州传统文化,令人赞叹。”6月17日,由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景辉、厦门华侨博物院院长丁炯淳、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陈志宏、厦门大学建筑系教授戴志坚、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教授郑镛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实地考察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新建驿站后,不约而同地如是表示。
为展现闽南山水生态环境,打造漳州最具符号性的生态绿廊,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示范段在原有的梅溪驿站、九湖公园驿站、荔枝海驿站基础上,沿途新建了五里亭、檺林、木棉、马坪、甘棠、三古等六座驿站。
自去年5月底动工以来,在市规划局指导下,由漳龙集团旗下子公司福建大农景观有限公司承担建设任务的六座新驿建设情况备受市民瞩目。这些驿站建设目前进展如何?项目工艺水平怎么样?如何完美呈现古铺新驿风貌?带着这些问题,古建筑专家组一行实地走访了新驿现场,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驿站建设情况进行了解、探讨、磋商,为新驿建设出谋划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