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2015年端午节特别策划 归侨教你异国的粽子习俗

2015-06-17 07:06 来源:海峡导报 0

  又是一年粽飘香。过几天就是传统佳节端阳节了,吃粽子、赛龙舟,喜气洋洋。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端午节”特别策划报道,通过平常的视角,看看几个特殊群体(或民族)不一样的端午节。

  漳州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目前有来自东南亚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及侨眷近6000人在此繁衍生息,形成独具东南亚特色的文化元素。

  那么,居住在常山的这些东南亚归侨们又是如何过这个传统佳节呢?就让我们听听这些归侨们的端午故事。


▲印尼归侨最喜欢包“条粽”

  印尼归侨:爱包“条粽”

  在常山居住了50多年的郭义龙是一名印尼归侨,祖籍则是广东。其祖父年轻时曾到南洋谋生,1959年,才回到了常山,当然,也带回了不少印尼当地的习俗。

  对于端午,他们必不可少的便是吃粽子和祭拜祖先。

  作为印尼归侨的他,最喜欢包的就是“条粽”。他说,这种长条形粽子采用的是东南亚常见的芭蕉叶包裹,该粽子的香气也与传统粽子不同。而粽子之所以为长条形,因在农耕时代,为解决耕作时期饮食问题,长辈们事先将粽子裹成长条形。劳作间歇,他们便就地取材生火,快速烤熟粽子,补充能量后,迅速投入新一轮的劳作。

  郭义龙介绍,常山这些东南亚归侨的祖籍地多样化,他们现在往往将端午节的习俗和当地习俗结合,衍生发展出品种、风味多样的粽子。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夏季“惹不起”这些毒虫 被咬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