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别的礼物 芗城100岁阿婆母亲节重见光明
年轻时是撑船工 平日还做针线活
徐阿婆,生于1916年,从小在九龙江边长大,年轻的时候是九龙江上的撑船工,上个世纪40年代便从事这份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当时从厦门到内山主要靠水运,每天都有许多小船在江面上行驶”,徐阿婆称,大船将货物运到龙海石码后,她再撑着小船将货物运到天宝再中转。
“开船走水三分命”,徐阿婆的儿子欧先生用闽南话说道,撑船工非常辛苦,顶风披露,风吹日晒,“因为工作强度大,母亲还曾在船上晕倒过”,欧女士称,母亲含辛茹苦将孩子带大。
徐阿婆年轻的时候勤劳惯了,退休后在家也闲不住,“家里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她帮得上都会帮”。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徐阿婆平日还喜欢做一些针线活,“今年春节,老人还给自己缝制了一身衣衫,上面上刺了一些精美的图案”。
作为子女,欧女士希望母亲能每天都很快乐,“老人年纪越大就越像孩子,现在也轮到我们像她当年照顾我们那样了。”欧女士称。
□提醒
解放军第175医院眼科中心游主任介绍,晶状体老化、遗传、免疫与代谢异常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浑浊,导致白内障。那么,一百岁老人和五十岁老人在做白内障手术时,有什么区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晶状体蛋白质逐渐变性,浑浊程度加重。”游主任称,相同条件下,百岁老人的晶状体比五十岁老人晶状体硬度更强,此外由于年龄大,身体机能变差,常常还伴有一些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弱,难度更大。
此外,游主任还发现不少人对白内障手术还有认识误区,就是以为要等白内障“成熟”了才能进行摘除手术。游主任解释,那是因为以前技术不成熟,实际上,依靠现在的医学条件,手术不必等白内障“成熟”才做。(海都记者 苏禹成 白志强 文/图)
★曾先生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报料,报料费100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