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海都小记者进漳州市第三医院上特别的课:我从哪里来

2015-04-26 07:58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4月26日讯 昨天上午海都小记者在漳州市第三医院,接受了一场关于生命救治的教育。

  在医院,小记者参观了救护车、体检中心,了解了心肺复苏和骨折等急救常识,还在中医科室学习按摩、针灸和拔火罐等实用的知识,连一同跟随上课的家长们也表示,自己“ 趁机”也学到不少知识呢。

  今天下午,小记者们将与本报的摄影记者面对面,学习怎样拍出好看的新闻图片

医生现场讲解不正确坐姿会产生相关脊椎病症

医生现场讲解不正确坐姿会产生相关脊椎病症

拔罐、艾灸等理疗器材引来孩子与家长的兴趣

拔罐、艾灸等理疗器材引来孩子与家长的兴趣

救护车上有什么?

  昨天,小记者参观的第一站是停在门口的救护车。为让小记者对其有更直观的了解,护士长上车一一展示车内用品。原来,车上暗藏不少“神器”呢,有监护仪、心电监护器、氧气瓶、担架、气压止血带等。

  护士长特别提醒小记者,别被影视剧误导了,给伤口止血可不是随便的绳子或者布条就可以了。要选择尽量宽面积的,这样伤口不至于因为面积小的绳子而二次损伤。

  护士长还特别亮出车上一个别样的担架。只见这个担架和普通的不一样,轻轻向两边一拉,担架“ 断”成两半。经过讲解,小记者们才恍然大悟,直呼“ 好神奇”啊。原来,这种叫铲式担架,是为无法或者不能移动的患者准备的。使用时,把担架往患者身下两边插入,再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模拟急救

  参观医院,当然不能错过很重要的急救常识,昨天也不例外。

  当遇到一位倒地的人,要怎么判断其是否昏迷,怎么确定其口中有没有异物,之后又要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负责讲解的赵医生予以一一解说。

  在护士做完一整套的示范后,有的小记者一一上前进行实践操作,有的小记者则踊跃发问,“怎么分辨动脉血和静脉血?”“怎么止血?”对医学常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紧接着,赵医生又讲解了如何给骨折的人急救。例如,要对骨折的脚进行复位、压迫止血、固定各个关节等。对于固定工具,赵医生建议就地取材,树枝、厚报纸或者是木板都可以。

  这时有小记者问“如果是在沙漠怎么办”,赵医生笑言“你想太多了”。

  结束前赵医生还特别提醒,如果腿上有动脉大出血的,在进行结扎后最多一小时,要适当放松10~15 分钟,否则腿部会因为缺氧而坏死,那样的话整条腿就有可能会被截肢。经过医生的提醒,家长们一片惊叹,都表示这个常识以前还真不知道,还好学到了,不然救助反而可能变成了伤害啊。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市地税直属分局:95%以上涉税事项窗口即时办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