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丰登”留住城市记忆 传递漳州历史文化名片
2015-04-23 09:40 来源:闽南日报
0

▲赵家堡
古厝保护
挖掘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漳州古厝既有传承自中原建筑传统的院落大厝,也有衍生于漳州本地地理气候的“骑楼”“竹篙厝”“胭脂砖”“燕尾脊”“圆枋脊”等建筑元素,同时也融合了南洋建筑符号和风格,共同组成了漳州独特的闽南风格建筑特征。
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全市共有古厝674处,其中国保7处,如漳浦赵家堡、诒安堡、南靖田螺坑土楼群;省保6处,如位于芗城区的蔡氏古民居;市县保62处。在这些古厝中,明代建筑有22处,清代建筑579处。然而,由于对古厝保护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整体保护规划缺失等,导致闽南文化“水土流失”严重,活态保护发展难持续,许多古民居空置,人走屋毁。
下阶段,我市计划以古山重村、田螺坑村、埭尾村、钟腾村、芦丰村等传统村落为重点,整合威惠庙、三平寺、南山宫、平和文庙、城隍庙、木棉庵、晏海楼、漳州文庙、南山寺、白礁慈济宫、土楼等综合人文景观地以及芗城明清古民居、古厝等资源,在资源保护和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指导和鼓励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景区,对照《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积极申报全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